八十二 為什么癥狀那么逼真
個人原創
王滋
發表時間:2021-03-17 13:59:34
703
2
2

八十二 為什么癥狀那么逼真
最近咨詢了一些患者,他們問我:王老師,你說強迫癥癥狀都是紙老虎,那我為什么感覺癥狀那么逼真呢?
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被癥狀牽著鼻子走是強迫癥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患者相信感覺,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相信如果不這么做,會發生什么災難性的事情。我們為什么這么相信癥狀,為什么成為癥狀的奴隸,對癥狀唯命是從,因為癥狀是那么逼真,以至于使我們不相信它們是假的,這是強迫癥患者的一個誤區。為什么會存在這個誤區,答案是因為我們對癥狀對抗的結果。
大家一定有這樣的感受:當癥狀剛出現的時候,我們是能從理智上判斷這個是虛假空的,但是當癥狀存在幾天后,我們突然想起:萬一不是這樣怎么辦?萬一出現怎么辦等等類似的問題,這時候我們就慌了,就逐漸逐漸的聽從癥狀的指示,不能有絲毫的違背的意思,漸漸就模糊了癥狀和現實的邊際,就分不清癥狀和現實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對抗癥狀,增加了他的能量的緣故,逐漸逐漸癥狀的能量與現實的能量相差無幾,甚至反超的時候,你就分不清現實與感覺了,從而相信感覺了。
在強迫癥的治療中出現問題怎么辦,答案肯定是解決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放棄抵抗,放棄分析癥狀,放棄解決癥狀的一切行為,讓這個癥狀隨著自然而逐漸釋放能量。經過一段時間后,癥狀的能量所剩無幾了,我們也能分清癥狀與現實了。這就是我們出現新的癥狀的時候,對舊的癥狀會豁然開朗的原因。
所以我說,不管癥狀再怎么逼真,我們都不需要相信,無為即有為,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2人已踩
2人已贊
作者文章
強迫癥狀背后的焦慮
文章探討了強迫癥狀焦慮背后的完美主義動機,指出由于這種動機脫離現實而無法實現,因此焦慮的處理方式不是解決強迫癥狀,而是與之共存,讓焦慮自然消散。
522
4
2
一則強迫思維痊愈的案例
這篇文章詳細記錄了17歲青少年小剛通過心理咨詢和治療逐步克服強迫癥的過程。文章通過20多次咨詢的詳細對話,展現了心理咨詢師運用森田療法幫助患者理解癥狀、改變認知、最終實現康復的完整歷程。案例生動展示了強迫癥的形成機制、治療方法和康復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
11690
17
1
一則強迫行為痊愈的案例
文章詳細描述了一位35歲女性小紅(化名)因艾滋病恐懼導致的強迫洗手行為的心理咨詢治療過程。心理咨詢師通過認知療法、系統脫敏法和滿灌療法,幫助患者逐步控制洗手行為,從每天500多次減少到20次左右,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1711
5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