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控制者”該如何自處
個人原創
呂葳
發表時間:2021-08-11 18:33:46
750
1
3

與家人、朋友、同事相處時,你是否時常會碰到交流困難的情形?必須按對方想法去做。
無論你怎么解釋,也無法使對方理解你當時的所思所想。事情有時并不大,可讓雙方都很不愉快。
當你遇到那些試圖控制你的人時,你的個性常常會遭到“抹殺”,對于控制者來說,你的想法根本不值一提。在夫妻或父母與孩子等一些特別的關系中,這種行為還可能會伴隨著侮辱、傷害、打罵。
為了維持這些特別的關系,你可能會覺得精疲力竭,提線木偶一樣不得不如此地說話和做事,避免對方不滿。而你自己,要忍受心理與情感上的巨大痛苦,連身體也可能受到傷害。
為什么會有控制?
夫妻關系中的控制,表現為二元關系中的控制型,很大程度上與早年的經驗有關。在這個關系中沒有標準答案,往往是雙方互動出來的結果。
家中經濟地位的不均衡、文化地區的不同,都是支配和控制行為的主要形成因素。但我們不能完全歸因于此,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不溝通,不理解,是問題的關鍵。
大多數控制欲太強的人,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所采取的強制性行為,都是為滿足某種特殊需求的,這種需求很可能違背他們原本良好的目的。目的很好,結果卻不一定好。
通常,當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時,總是試圖盡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他們已經失去了理智,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盡力去抓住些什么東西——甚至是某個人。
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時刻,唯有覺察自己,保持邊界。
身體邊界決定了你的外表,精神邊界決定了你的個性。
期待你在控制和被控制之間,找到平等、尊重、舒適的位置。
想了解更多,改變更多,歡迎咨詢。
呂葳,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北京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協會成員,美國團體治療協會成員,北京大學本科、碩士。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1人已踩
3人已贊
2長程個案
47.62%
極高
續單率
60咨詢時
14.4
極高
性價比
7原創文章
作者文章
面對青春期孩子,該怎么做
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強調了父母在涵容和鏡映兩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通過具體實例和心理學理論,指導父母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青春期的孩子,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發展。
753
4
0
為什么青春期壓力特別大
文章探討了青春期面臨的生理和心理挑戰,分析了青少年在不成熟階段的成長特點,以及他們在分離、獨立和失落感中的掙扎。通過具體案例和心理學理論,揭示了青春期作為人格重建關鍵時期的重要性。
713
0
0
你是抑郁癥?還是不開心?
本文詳細介紹了抑郁癥與抑郁情緒的區別,列舉了抑郁癥的典型癥狀和主要表現,并提供了科學對待抑郁癥的方法和建議,強調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的重要性。
2939
37
6
語音通話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