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一個志愿者OH心理卡牌游戲的活動。當時報名的時候,我在想,和我一起報名參加這次活動的人群,一定是高知群體,要么也是從事心理行業(yè)的,并且是一群很純粹的人群吧。
即使參加游戲的路途再遙遠,但是我每周都會做幾件治愈自己的事情,比如:懈逅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團隊、去懈逅純粹……因為,這是最快治愈、溫暖自己的方式。
圖為我參加OH卡牌的游戲照,其它活動小伙伴已經打上馬塞克,左邊白衣服的是我
晚到了半小時的活動現場,但還是不影響我感受這場純粹的洗禮??上抑徊聦α艘话耄咧⒓兇饨^對沒有錯,但是似乎除了我這個中年人,全是清一色在?;騽偖厴I(yè)的大學生。在這個團隊中,沒有人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我這個即將步入中年的老太婆。大家自顧自的思索著卡牌的奧秘,歡聲笑語。即使近40度的天氣,我騎著電動車近2小時依然感受到了那份童真的快樂。這份快樂,不是我用6元去花錢買到的雪頂咖啡,也不是我用300元一年繳納的某號認證,更不是我心心念念存了幾個月的錢想去看極光的心愿……
也許,純粹和童真這四個字,也只能發(fā)生在年輕的、高知的大學生的身上了。走出社會,你看到的可能更多是成年人的人人自畏的恐慌、猜忌、被害妄想與太多把自己當回事的人……
游戲結束后,我所幸加入了某些個不知名的協會、社工機構,因為聽說可以給留守兒童進行公益的心理援助,本以為公益的機構、公益的團隊里的人也如這些大學生這般,愛心與無私。
但當聽說我們可以提供公益心理援助的時候,對方甚是歡喜,各種熱情。但是因為在看了我的簡介后,和我聊后的幾個小時,自己也自稱是考了證的心理咨詢師,突然發(fā)病般來一句:“你不會是要來我們這賣廣告,拉客戶的吧?”
我當場有點震驚,我一個15萬粉絲的心理博主,按秒鐘收費,我需要去靠拉一個不知名的機構,就靠那群里幾十號人來關注我嗎?還是說靠留守兒童付費找我咨詢呢?
第一時間,我選擇了退出。因為我覺得有些人、有些機構真不配。雖然他們打著愛的名義,但是這種被害妄想癥的理念,自己還是一名心理咨詢師,表面上做著公益,心里卻滿是創(chuàng)傷和自我和對他人的PUA。也許,他們是遇見過各式各樣的人群,但是不代表,所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他們內心的曾經創(chuàng)傷的呈現,很多時候,其實是可以換一種方式溫和溝通的,但是他們偏偏選擇了恐慌和質疑。
這不是最打緊的,像我作為一名地面的公益志愿者,我也常常會去通過SEO百度算法排名去搜索一些當地的社工機構或者協會,入駐他們的最直觀的原因,就是我想體驗生活,從而給我的粉絲以及來訪者帶來更多有血有肉的故事。
我記得我曾加入過某些協會,有的協會的帶頭人,非常自負地在大會上說:“看,都有XX搜索到我們協會了,證明我們的協會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然后還要特意強調一句地說:“其實我們協會,只有你是慕名而來的,你是和大家不一樣的。你不覺得你很特別嗎?”
我心里不驚地發(fā)笑,她是想要表達,他們的協會是非常威名遠播還是覺得自己的影響力非常強呢?在他們只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原創(chuàng)文章不足10篇,點擊率不足50,粉絲不足100,沒有私域和公域流量的地方,說被我搜索到,是自己影響力很大。我在想,是現在的人對自己的定位太過于自視甚高還是對市場,對互聯網的盲知呢?我搜索他們真的不是因為是隨意搜索或者真的他們影響力有多大,我平時都會關注上千個相關的群體公眾號,瀏覽頁面都有幾百條,所以說是影響大被搜索到,我真的覺得有種皇帝的新裝的感覺。
相反,在那些高知的大學生的群體中,我恰恰看不到這么多浮夸的戲精。高知的人群中,他們只關注的是自己和當下,而不是自我的盲知。當然,我要表達的只是我所接觸的影響不太好的一兩個協會和機構。大多數的協會、機構和認知的群體、團隊還是非常優(yōu)秀的。
像有的時候,我也會遇見各種各樣奇葩的來訪者,面對就是有時候免費的公益咨詢,還有來訪者強烈要求我工作室的老師出示相關資質證書,這還不打緊,還在問會不會被騙?
我都差點暈過去,我一沒有讓你填任何的信息,二也沒有收你任何過多的費用,我都不知道能騙你什么?
更有的來訪者直接來一句:你做心理咨詢讓我不滿意能不能退款?你能不能免費給我做心理咨詢?
我想說,那什么才叫滿意呢?如果說你對滿意的定義是你做完咨詢后不想支付費用然后來一句不滿意,或者說你說你欠了200萬,咨詢后我不能讓你立馬擁有200萬這叫不滿意的話,我真的沒有辦法讓你滿意。因為心理咨詢真的不是讓你爽,也不是讓你有一種一朝天子的感覺,更不是算命。我們只是通過專業(yè)的技術給予你內心的支撐和傾訴。你拿滿意和我說事,我真的很無奈。一般這樣開始都不信任我們的來訪者,我從來不接。
而真正包你滿意、包你達到某個目的的心理機構或個人,敢這樣和你承諾的,我想告訴你,80%真的是騙子。因為不可能有任何一種技術或療效叫絕對!
還有免費給來訪者做咨詢,我在想,我的時間為什么要免費獻給你?除了我們有公益的咨詢日你不來,你偏要把收費的服務變?yōu)槊赓M,那你去買個寶馬的車,LV的包,你去打工賺錢你也和別人談免費和義務嗎?
我常常在想,作為一個學過心理學,相對來說不太會自我emo的人,我可能都會偶爾被氣到無語,去想想,在我身旁,有太多的來訪者、中青年人,面對職場,面對陌生人、面對合作伙伴,也會有更多數不甚數,甚至事件比這還惡劣的人和機構,讓他們無語到崩潰。
所以,你的崩潰怎么來?你的emo時常犯,很多時候,其實并不是你的問題。是在這個利欲薰心的社會、人心浮躁靜不下來的時刻,人人誠惶誠恐,要么自負,要么自卑,要么焦慮,因為受過一兩次的欺騙或傷害,就感覺全天下的人都負他/她。
所以這個社會你會發(fā)現emo的人群越來越多,抑郁癥這個詞都成了熱搜。為什么?
因為世人都在傳播焦慮和無知。人越無知越焦慮,越傳播焦慮,越制造emo,你去看真正高知的人,會這樣質疑別人?即使有質疑,說出話的也是溫和與讓人舒適的。
我們常說,一個人修養(yǎng)、認知越高,越活得像個童真快樂的孩子。一個人越焦慮越無知,越活得像個登徒子。所以,如果此刻,你也時常emo中,你要覺查,那份感覺,可能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你的圈子、你的人脈要換換了。
多和年輕的大學生、高知人群接觸,你會發(fā)現,可能一片樹葉都有可能治愈到你。而不是像個受驚的馬在狂風中凌亂撕吼。
這個世界的人類,是需要反詐騙的能力。但是不要因為過度害怕、焦慮而成了被害妄想癥或太把自己當回事。就像很多女性看完《消失的她》就開始和對象鬧分手,什么一句:閨蜜才是終身的伴侶,然后走向兩個極端。誰能保證你的閨蜜就是人畜無害的?也憑什么就非要認為沒有錢的男人和有錢的女人在一起,人家就不幸福,就一定會被害呢?
心理學的機制,是凡事可以包容萬象,去有覺察的能力,有反思的能力,但不是有絕對化的被害妄想、有絕對化的唯吾獨尊的概念。不然,你真的,只配一輩子活在emo和制造emo中。
人與人之間,就算世界再有過混濁,也不代表這個世界就是混濁的。也應該彼此多一份信任、理解、多一份寬容,有一份警覺之心就好,而不是把這份警覺之心,放大夸張到十倍、百倍。
不然,未來的人類,都會有越來越敏感和焦慮的人際關系,和嚴重的信任危機!
讓你永遠處在思維底層的,往往不是因為你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信任危機和被害妄想癥以及自負過重!
作者筆名:紅衫倩影(心理咨詢師紅老師)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