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真的用一種極致的方式表達出你的憤怒時,你會發現那個時候的自己其實特別的舒服。 但是你要用負責任的方式來表達,比如說,你可以跟你的老公或是你的親人說,當我在房間里面又哭又叫又摔東西的時候。 你不用進來,我不要你來安慰我,因為我只是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去發泄一下而已。 如果發泄完了,你要看到自己有罪惡感的話,你必須承認并且擁有那份罪惡感,而不要說哎呀,我其實是很文雅很溫柔的,你看我都在靈性成長,我是不可以罵臟話,發脾氣的,不要這樣對待自己吧。 真的,當你負責任地帶著愛,不去批判,允許你的憤怒表達出來,發泄出來,其實你會覺得內心非常的輕松,特別的舒服。 平常我們會有各種不同的策略來逃避壓抑的情緒和不良的感受,而在生活當中,其實是有一個觀察者在隨時觀察我們的喜怒哀樂的。 只是呢,我們常常把它忽略了。 在這里我教給大家一個很實用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對象去坦誠去告誡。 生活中最好告誡的對象呢,就是一些動植物啊,藍天啊,白云啊。 比如說你看見一朵白云飄過的時候,就可以說,哎呀,云彩啊,你知道嗎? 剛才我看到那個女人跟我老公說話,我覺得特別的吃足,很憤怒。 云兒啊,我現在告訴你,我承認我自己是一個嫉妒的人,其實你甚至都不用去接受自己是一個嫉妒的人。 你只要看見就好了,因為嫉妒是在潛意識底下運行的,你只要把它帶到表意室就可以了。 所以當你感受到不好的情緒時,你要去找到一個對象,比如說一棵樹,一朵花,一個小動物,或是你信仰的神,去向他們告誡,坦白承認甚至你可以擁有你的情緒。
0 0
-
巴納姆效應——認識自我是最難的 是指當別人用一種籠統的、廣泛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去形容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并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所以,要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實際狀況有獨立、清醒的判斷,不要輕易被他人的評價、暗示所左右。
-
父母不能妥善履行職責的可能原因之一,父母可能仍然在努力處理他們的過去,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不滿或憤怒,這些情緒可能會轉移到他們對孩子的責任上。 父母之間的沖突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孩子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父母中的哪一方是對的,也不知道他們應該如何適應和處理這種狀況。他們可能會感到必須選擇并效忠其中一方,盡管這可能并不是最佳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盡管孩子在表面上可能會遵從強勢的一方,但他們實際上可能會悄悄地(或者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向弱勢的一方靠攏。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弱勢父母的經歷有更深的理解和同情,或者他們感到必須保護那位弱勢的父母。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自我反思,確保我們的行為和態度能夠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同時,我們也需要理解,作為父母的角色是一個持續的、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和學習。
-
??有人說,能夠掌控早晨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很多優秀的人并非天賦異稟,而是當你在酣睡中,他們已經在追夢的路上了。 ??清晨,在第一縷陽光中醒來,對自己說聲加油,開啟全新的一天。
-
觀察者偏見是指由于觀察者個人的動機和預期導致的錯誤。通常,人們看見的和聽見的只是他們所預期的,而不是事實的本來面目。 所以,不要輕易評判自己沒有深入了解的東西,應該鍛煉自己全面、客觀、成熟剖析問題的能力。
-
一般來說,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養成習慣一般分為3 個階段。 第一階段(1—7 天):“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變,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必須得刻意堅持。 第二階段(8—14 天):“刻意,自然”,已經覺得比較自然、舒服了,但一不留意就會恢復到以前,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變。 第三階段(15—21 天):“不刻意,自然”,不用刻意地提醒自己,這就是習慣的慣性穩定期。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養成一個習慣是有相應步驟的。
-
撒謊≠壞孩子,父母無需過度反應,傷了孩子,也傷了親子關系。 說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用錯誤的處理方式,影響了孩子。當面對孩子撒謊時,不要急,也不要慌,去坦然、平等地面對孩子的問題,給到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站在孩子那邊,陪他們去克服困難,面對這個世界。 愿每個孩子都能夠活得真實、坦蕩,勇敢自在地做自己。
-
補償機制可以帶給我們能量,關注控制身份和權利,我們用數不清的方式,角色和行為來補償。 但所有補償機制的根源其實都是恐懼。 我們取悅討好,為了是周遭環境看來和諧安全。 我們奮斗,為了感到能掌控環境。 我們退縮,為了遠離所覺察到的來自環境的威脅,我們絞盡腦汁分析,為了是環境的混亂,看來有它的道理。 我們保持忙碌是為了永遠不必停下來感受恐懼。 我們為自己和他人定下許多規則,宜創造出安全,舒適與一致性。 我們利用權力,金錢和性來控制他人。 我們借治療,教導和宣揚道義來控制自己所處的世界,躲在這些永無止境,令人精疲力竭的行為背后的恐懼其實是第一。 我們必須面對無法掌控的生命事件的恐懼。
-
拒絕與短板死磕。 若孩子某領域受挫(如數學困難),迅速轉向發掘其優勢天賦(如藝術、表達)。揚長避短,讓孩子在優勢領域建立自信,這份能量將惠及其他方面。
-
當你的孩子開始放棄努力,說'反正我也做不好'時,請先問問自己:是否你的高標準讓他窒息? 給所有追求完美的父母:愛不是掌控,而是相信他有自己的力量
-
成功沒有捷徑,只有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執著專一的堅持,才能幫助我們實現理想。把今天的每一小步走得穩穩當當,才能逐步匯聚成明天通往成功的一大步。相信時間的力量,你終將開創屬于自己的未來。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