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疚式的愛:為什么父母的愛總讓我有負罪感? “爸爸媽媽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你卻…”。 “爸爸媽媽這么辛苦,你還不聽話,不好好學習…” “爸爸媽媽自從有了你,為了你有很多的爭吵,你卻不爭氣…” 父母確實為了孩子非常辛苦的付出。但是與此同時,帶著對孩子有條件的,有期望的愛。 當孩子無法滿足父母的條件和期望的時候,父母的這些話語,甚至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無意識的,經常流露出那種擔心憂郁,失望的幽怨的眼神,都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內疚。 這種強烈的內疚背后,其實是父母隱藏著對孩子無意識的攻擊,否定,讓孩子隨之投射出我是不好的,不行的,沒有價值的,不配愛的……種種的負面評價和自我信念。產生罪惡感,罪責感! 所以父母的這種付出,不僅讓孩子感受不到感恩和溫暖,相反讓孩子形成強烈心理創傷,影響了孩子形成了消極負面的認知和扭曲的人格性格,不健康心理的發展!
0 3
-
孩子,你的難受,你很痛苦,我都看見了,18年來你很不容易,盡管不容易,你都過來了,你很勇敢,很堅強。今天我們的相遇是一個緣分,送你一句話,不是他們值得原諒,是我們值得珍惜,珍惜自己,珍愛自己
-
你很智慧,懂得了妥協,你想前進一步,對方也想前進一步。那么這個時候,我們選擇妥協,我們就前進了半步。只要前進,不管他是半步還是一步,前進就好
-
愛與被愛是相互的,他沒有被愛過他就不會愛
-
感覺到這個世界破破爛爛,我愿意幫你縫縫補補
-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天可是個好日子哦
-
大腦專門編故事騙自己,而且還讓自己深信不疑
-
【事,壓不垮人,能壓垮人的,是情緒?!?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都不是被“事情本身”壓垮的, 而是那些在事情發生后的情緒反應。 ?? 事情,是外在的; ?? 情緒,是內在的。 ???♀? 學著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才是真的成熟與強大。 世界再大,都不如內心安穩來得重要。 所以,心理咨詢雖然不一定能改變外境, 但卻比外求還更去根、更有效果
-
今日關鍵句: 若還在練習“忍”, 說明尚未真正看透。 覺知不需要練習, 它本來就在, 只是被念頭遮掩。 當覺知回來, 忍的概念自然消失。 2025.10.29[微笑][玫瑰]
-
早上好 ? 追求美好, ? 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 不辜負,不將就, ?? 讓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
讓自已感受 好的、 匹配的, 有滋養的 就去靠近,沾光,沾著沾著自已也能發光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