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欲孤獨并不只是中年人的問題,而是人類整體問 題,不分性別不限年齡。它也許是一種生活常態。 當然也有人會濫用情欲?;驗榱藶E用情欲而付出很多代價。但是世俗快樂大多短暫易逝,并難以覺得恒定滿足。且變幻不定的樂一定伴隨著后續的苦,比如求不得,或得到后的厭倦。性,吃喝玩樂,形形色色享受,莫不如此。所以在有過一定經歷之后,有覺知的人會逐漸轉向內在。轉向自己和他人的內在。此時情欲不一定需要消失,但它會成為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一旦尋求快樂的欲望失去其重要性,人的渴求與苦楚會逐漸寂靜,此時才能嘗到一些松綁之后的自由滋味。也會懂得如何在與人的相處中獲得平常卻具有深度的樂趣。這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穿透與自我完整。人在年輕時會受到強烈本能驅動的推力,被捆綁的力度大。因此痛苦更多。所以有一句經典臺詞,大意是,滿足一千個欲望與戰勝一個,哪一個比較容易。人越是能意識到某些欲望可能是一種本能的編程,越能持有旁觀的覺知。本能的編程對人捆綁甚深。但我并不覺得人需要失去情欲。人只是最好對情欲保有覺知,能夠進退自如。不被它捆縛,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同時又知道它并不重要。甚至可以當作夢中觀。
0 3
-
如果一個人超出平均水準,那么他的自我折磨一定大于平均值。
-
個人位置很容易看清:你判斷屬性的能力以及你的等級服務哪類人群。
-
通過入世和欲望和解,承擔起生而為人的責任。在出世中尋找心靈和自我,享受自由。其中的落差中所形成的自洽,自我邊界,呈現出的人格參差,就是成熟。成熟是一個找回自我,尊重自己辨識度的過程。
-
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是原動力,理智是制動器或執行者。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做出取舍進行加工。世上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成就的事業。無論哪一領域天才都必定具有某種強烈情感。區別只在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
-
一個人的靈魂等級與生俱來便是成熟的,被壓低或抬高,都無用。殘酷的說,被培養也是無效。
-
判斷對錯:看是否可持續發展。
-
現在是物質時代和精神時代的交替過渡期,很多想走捷徑的人會死于落后概念。走捷徑無非是想不勞而獲,不付出成本就能占到相應的便宜而已。人永遠不可能得到能力之外的東西,宇宙法則不存在白給。行為決定價值觀。
-
人性不是可以大規模修改的東西。即便有小的調整,也都脫離不了利己的宗旨。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利他的,所以不必苛責自己或別人不完美的人性。要觀察的是人性中利己和利他的比例。要看清楚表面完全利他實質完全利己的本性。
-
任何關系都是價值體現。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感情。分對錯,論價值,分等級。一段關系中想清楚白給還是做生意,付出還是索求回報,心態決定狀態,便沒有所謂“痛苦”。
-
看人不要簡單分成好或壞,更不要用傳說中的“人性”。人性沒義務讓你快樂,也不負責讓你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