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管理ABC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爾比特.艾利斯提出“情緒管理ABC理論”,A是指事件(activating event),B是指信念(belief),C指結果(consequence),情緒ABC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與行為后果的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結果C的直接原因,是我們對事件A的認知與評價產生的信念B。 通俗點講,你對某個人不滿意,可能不是這個人不好,而是你的評判標準出了問題。 這里用一個公式來解釋這個理論:A+B=C,A=實際事件,B=我們對這個事件的看法與觀點,C=后果或我們的感受(包括情緒、愛憎、喜好等)。 再來拆解一下,這三個要素中,A是不可變化的客觀存在,B與C是可變化的,而且是B的變化直接產生C的結果,我們真正可以改變的只有B,我們的信念、判斷標準、認知與價值觀。舉個例子:兩個人在街上碰到領導,領導沒有打招呼,其中一個人這樣想:“領導可能在想其他事,沒有看到我們”,他會覺得無所謂,沒有太多的情緒與不滿意;另一個人是這樣想的:“是不是上一次會議上提了反對意見,領導對我有意見?”,結果他會憂心忡忡,心神不寧。 不同的B(認知與信念)帶來的C(結果)完全不一樣。 解決情緒(結果C)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埋怨A(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而是去調整B,這是唯一可以改變的。 與其去改變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變我們的內心來得省心省力,“境由心轉”!
0 1
-
冥想的好處 冥想是一種身體和精神緊張的放松,同時也是一種有著特殊好處的放松。 可以讓你的身體保持一種只使用適中的能量的覺察,不只是在冥想過程中,同樣在日常的活動中。 冥想是對于身體之前的不好的習慣的一種再教育,這些不好的習慣包括緊張、過度用力。 冥想會帶來身體覺知力的提高,冥想者可以更好的注意到緊張并且放松,從而可以更有效地調整自己的身體。 需要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進行會比較安全!
-
婚姻最殘忍的地方,不是爭吵時的刀光劍影,而是沉默時的萬箭穿心!
-
所有愛的目的都是為了我們關系的親密和融合,唯獨親子關系不是,親子關系的愛是走向分離。 如果父母的愛毫無邊界,父母要和孩子一輩子緊密共生,要一輩子牢牢掌控孩子的一切,這無疑將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甚至是很多人抑郁、焦慮的根源。 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在父母的高壓控制下,確實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和思想,唯父母是從。在父母的馴化下,懦弱、膽小、不敢反抗...
-
好多抑郁患者以前都活在稀里糊涂的自我認知當中,老是把自己的需求扔到最后,自己受了委屈還蒙在鼓里呢。 一旦被抑郁癥的陰影給罩住了,對生活沒勁兒、啥興趣都沒了的時候,就只能停下來,硬著頭皮去面對自己內心的需求,學著去發現和接受自己。 這就好比是在黑暗的迷宮里迷了路,好不容易找到出口后,才更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啥。 所以啊,換個角度看,抑郁癥也能變成自我蛻變、像鳳凰涅槃一樣重生的機會呢!
-
??為什么你總是感覺社交很累? 因為你不懂得保護自己的邊界, 總是把別人的需求凌駕于自身感受之上, 家人可以隨意闖入你的生活, 對你的工作、感情指手畫腳, 你不敢拒絕,你覺得家人也是為你好; 朋友習慣性向你索取情緒價值, 哪怕已經精疲力盡也硬撐著當垃圾桶, 你想著她現在一定很難過; 同事可以隨意占用你的時間要求你幫忙, 因為你覺得他一定有難處, 你像個沒有圍墻的庭院, 任由所有人隨意進出, 卻忘了給自己留一塊安寧的空間。 這種缺乏邊界感的狀態, 讓你承擔了太多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 明明是他人的課題, 卻變成了你的焦慮, 別人發泄情緒,你卻攬過來默默消化, 久而久之,你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感受, 哪些是被迫承接的壓力, 任何一點人際關系的摩擦, 都能輕易擊潰你強撐的防線。 直到現在, 你仍然無法果斷拒絕不合理要求, 甚至你根本無法區分哪些是不合理要求, 但是你心累的感覺是真實的, 于是你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要么因為害怕麻煩,選擇回避社交, 要么因為害怕失去關系或害怕沖突, 選擇一味隱忍! 但是你忘了, 健康的關系從不需要以犧牲自我為代價, 守住邊界,才是對自己最溫柔的保護。
-
??人這一生不是為了正確,而是為了快樂。 人這一生,看起來是在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其實一直都只是在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如果你的快樂,都是因為別人的夸獎才能得以放大,然后你的悲傷,也都是因為別人的批評被放大。 那你只能一輩子活在別人的世界里,被別人所掌控。
-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托付終身”這回事。 所謂托付,不過是把命運交給別人,然后等一個不耐煩的結局!
-
婚姻咨詢 老師做了許多婚姻輔導案例,婚姻的本質就是一場合作,只要你尋求依靠,你就必然會受傷痛苦!
-
挽回不是說學習幾個技巧就能挽回的,更不可能短時間內產生效果,運氣好的話能碰到個好的老師教你一些技巧,但最終的考試還是由你自己完成! 婚姻里的問題就不會是一天形成的,不是簡單的哀求、道歉就能息事寧人。這是你在挽回婚姻之前必須接受的現實! 你還要習慣你的挽回行動會被對方拒絕,而且次數會很多,對方還可能斷絕溝通,甚至對方家人會聯合起來一起排斥你。
-
??人生不是一場你追我趕的競賽,允許自己是朵晚開的花,才能收獲屬于自己的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