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當如何活出幸福的理想狀態呢? 冰山模型分為七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行為,它位于水面之上,是一個人外在的表現和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第二層次是一個人的應對方式,也就是一個人的溝通姿態。 第三層次是感受和對感受的感受。例如,一個人的感受是喜悅、興奮、悲傷、恐懼等。而感受的感受,就是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感受。 第四個層次是觀點,也就是一個人的信念、假設、想法和價值觀。 第五個層次是期待,是對自己的期待,對他人的期待和來自他人的期待。 第六個層次是渴望。渴望愛、接納、歸屬、自由等等。被愛、被接納、被認可、有自由等等是人類所共有的。 第七個層次是自己。我是誰?也就是我的生命力、我的精神、我的靈性、我的核心和本質是什么。 冰山模型是對人內在系統運作的隱喻,水平面下的各層次,影響著水平面上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個人的生活質量,也影響著人與世界的關系。但因為人沒有意識到的緣故,就總在同樣的困境中循環,前文提到的那些很難改變自己慣性的人,悔而不改的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只有透過人表面的行為去探索其內在的冰山,我們才能在人存在的問題中找到解決的路徑。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冰山,人生才會發生改變。 人的能量來源于冰山中的“渴望與自我層次”,啟動人的能量,能讓人感覺有力量,感到安全與可信任,有幸福感。成人真正的改變是通過啟動他的渴望層次來完成的。但改變的歷程,卻常被因渴望不足而導致的內在匱乏所卡住。 人的內在決定人的外在,如果你想解決自己的問題,活出幸福的理想狀態,就要通過刻意練習改變你的內在程序,通過與渴望對話的練習彌補生命的匱乏;通過檢視自己的生命現狀,整理自己聯結愛的能力;通過覺察自己的冰山來重點覺察自己的渴望,以促進與自己的渴望和自我聯結,使自己能活在當下,體驗愛、接納、價值、意義與自由,體驗安全感和幸福感,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0 4
-
焦慮往往是高估了現實與他人,也低看了自己。 要減少焦慮,去記住四個字:降低預期。 降低對別人的預期,也降低對自己的預期。 人生路上沒有標準,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干嘛,就很好了。
-
??不要羨慕任何人的生活,其實誰家的鍋底都有灰,生活,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不是別人風光無限,而是他們的一地雞毛,沒給別人看,所以順其自然就好!
-
什么是精神內耗? 簡單地說,就是心理戲太多自己消耗自己,所謂: 言未出,結局已演千百遍; 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 行未果,假想災難愁不展; 事已閉,過往仍在腦中演。
-
??婚姻幸福不幸福,家庭和睦不和睦,真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己的一個選擇,一句話,都可能會讓家庭變得越來越不和睦,婚姻也將面臨考驗。 所以,在婚姻里,最重要的是平衡家庭里的關系,而自己也一定要懂得,自己要如何去選擇才能收獲更好的人生。
-
是人都會焦慮,但也會被自己治愈。 有山靠山,無山獨擔。 承認自己的普通,并不意味著安于平庸。每個人花期不同,不必焦慮有人比你提前擁有,你只須去不聲不響做好自己。
-
女人不懂人性,在情場上就是待宰的羔羊!
-
??情感咨詢 好的婚姻是讓兩個完整的人相遇,而不是兩個殘缺的人互相索取。 如果我們能先成為獨立的自己,再走進婚姻,或許就能避免這種“熟悉的陌生人”的窘境!
-
??情感咨詢 很多人痛苦的根源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任何負面情緒一旦積累久了就會變成折磨人的戾氣。 在漫長又豐富的人生中,我們需要養成合理地疏導情緒的習慣,我們不能改變自己遇到的所有人和事,但可以改變自己處世的態度!
-
??心理學家周嶺曾說:“中年人的社交,要從‘數量型’轉向‘質量型’。 那些需要你委屈自己才能融入的圈子,本質上是在消耗你;而真正適合你的圈子,會讓你覺得‘舒服、放松,不用裝’。” 深以為然。 你不用為了 “合群” 去學自己不喜歡的事,不用為了 “被認可” 去說違心的話 —— 選個讓自己舒服的小圈子,哪怕只有兩三個人,也比硬擠大圈子強。
-
不是自己的圈子, 不要硬擠。 只有先愛自己人, 別人才會尊重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