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遇到過幾個因為長期壓抑自己情緒而導致自己有時莫名地恐懼伴隨軀體癥狀的案例,大部分是因為童年的創傷體驗,個體幼時家庭關系緊張,父母經常吵架,自己的許多訴求不被家人理解,個體就會選擇將其感受和情緒壓抑而默默承受,幼時的痛苦體驗不能充分地宣泄,在一定場合會以激烈的形式出現。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面對許多有壓力的事情,舉凡家庭事務的處理、人際關系、工作的變遷、錢財的處理…。。等等。有些人面對壓力的煩惱反應是合理的,他們雖然煩惱,卻能維持生活步調,有效率地面對事情,而不至于于像只無頭蒼蠅,讓時間浸再在轉移不開的緊張焦慮中。
相反的,有些人比一般人難以鎮定,稍微想到一點煩惱,就整日害怕不安。通常主要以一種持續,漂浮不定的害怕感為主,容易慌亂緊張,很難藉其它事情轉移掉。肌肉可能緊緊的,胸口悶悶的,流汗,心跳加快、顫抖、頭暈、胃不舒服等身體反應也會出現一兩樣。長期焦慮下,人變得容易發脾氣,坐立難安,睡眠也受到影響。
心情焦慮的特征
焦慮癥以長期的神經質、多慮為主要的特征。一般人認為的日常瑣事,此癥病人卻終日擔心,害怕可能會有什么不幸發生,因而變得很膽小,有時會有莫名的不安感,腦海里盡是些解不開的愁思。病人會變得過份警覺、心情放松不下,因而發生失眠、精神不集中,思考遲鈍;記性差、易怒、做事沒有耐性等現象。
因為心理上有嚴重而長期的焦慮、不安,所以會引發種種身體上的不舒服,最常見的是疲倦、肌肉 (筋骨)酸痛、頭重、頭痛、眼皮跳、全身肌肉緊張、放松不下、容易驚嚇,而且常常頭暈、心跳快、口干、腸胃不舒服、常常小便、手腳冰冷、喉嚨有梗塞感、臉部潮紅、一陣冷一陣熱的發作等各式各樣的身體與心理癥狀。
焦慮癥是精神官能癥中最普遍的一種疾病,病患往往不了解疾病的本質,而四處做身體檢查,使原來就極緊張的情緒因檢查不出病因,而變得更加不安。事實上,此類疾病的癥狀是在精神障礙下所引發出來的神經系統功能上的種種病癥。
個人覺得,這種心理障礙的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來訪者中心療法,咨詢師鼓勵來訪者情感的自由表現,能夠接受、認識、澄清對方的消極情感,接受真實的自我等等,這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