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兒童節,第二界國家網絡安全周正式啟動,這次活動作為節日期間眾多大型活動的重中之重,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多方的重視。除了傳統的互聯網體驗,這次互動還聯合了知名的網絡公司開展了4D場景體驗、體感互動、語音識別、闖關游戲以及線上線下實時互動體驗等多方面的活動。這也是大眾對青少年網絡問題,及如何讓孩子安全上網一次深度的探索。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談網色變,認為孩子過早過多的接觸網絡就會“變壞”。學校方面也把網絡作為引起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大眾傳播媒體上也經常充斥著因網絡引起的很多惡性事件,那么網絡是不是那么可怕,究竟該不該禁?先帶大家先從網癮的成因來看一看。
有資料表明,網絡成癮的原因除去來自網絡本身的吸引力(游戲、網絡聊天、網絡小說)及社會的監管之外,其本后的根本原因是來自心理和家庭的。學習壓力大、沒有學習動力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對孩子過度的忽視和控制、社交溝通上的障礙導致的孤獨等都是引發網癮形成的原因。
只要孩子坐在電腦前就一定成癮嗎?答案是否定的。
網絡成癮也有自己的診斷標準:
1、上網有強烈的渴望或沖動,想方設法上網,無法控制。
2、經常想著與上網有關的事,不停的回想之前的上網經歷。
3、多次在家人、親友、老師、同學或專業人員面前撒謊,隱瞞上網的程度,包括上網的真實時間和費用。
4、自己曾經做過努力,想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沒有成功。
5、若幾天不上網,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易怒和厭煩等癥狀,上網可以減輕或避免這些癥狀。
6、盡管知道上網有可能產生或加重原有的軀體或心理問題,仍然繼續上網。
以上六項只能作為基本的評估,如果出現以上幾項,還是建議到專業的機構進行鑒定接治療或咨詢。其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因為接觸網絡而染上網癮,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把孩子與網絡隔離幾乎是不肯能的,而且也會造成孩子與社會的脫節。過度的管控也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他過渡上網的幾率。其實網絡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如果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網絡會是孩子很好的老師。
那么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網絡習慣呢?
1、通過一定的手段,設置孩子上網的時長,每天給孩子設置限制。
2、主動為孩子推薦一些健康的論壇、網站,或給孩子建立“博客”、“成長論壇”,這樣通過上網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而且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傳圖片寫日志,提高作文水平,同時也能讓孩子留下自己的成長印記。
3、選擇一些有兒童鎖的網絡課程讓孩子學習,不過度限制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
4、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自己制定上網計劃,適時的鼓勵和引導孩子。
5、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網絡互動,以身作則的陪伴孩子。
希望以上這幾條能否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后,爸媽祝天下所有小朋友都能快樂成長,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