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心理健康三標準 (摘自網絡)
轉載文章
王金波
發表時間:2016-03-04 11:09:08
2182
2
8

我們的心理是否健康?有什么標準來衡量?心理健康有三標準:
認識自己:一個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與缺點,就會喪失信心、缺乏朝氣;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與優點,又自以為是、自我欣賞。這種自卑與自負皆不利于自我成長,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悅納自己:自己對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條標準。心理健康不僅要求自己能如實了解自己,而且還要對自己愉快地接納。悅納自己不是說要寬容或欣賞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是說自己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仍然喜歡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騙自己,并設法使自己發展得更好。
調適自己:個人的行為總是受社會的規范和環境的約束,需求又往往與規范和環境不符,并發生沖突。因此,個人必須經常調適自己,以使個人和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不能或不會調適自己的人,就會經常產生心理問題,只有經常很好地調適自己的人,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以上三方面心理健康標準,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體現在每個人的情緒上。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2人已踩
8人已贊
作者文章
為什么有的感情,總讓人感到患得患失?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感情中常見的患得患失感受,分析了這種復雜情緒的來源,包括情感的不確定性、個人經歷的影響以及關系中的互動模式。文章通過不同人的真實感受展現了愛情中的困惑與迷茫,并提供了關于如何建立健康親密關系的建議。
2707
12
1
愛,從來都不是強行的控制和改變,而是全然地接納與成全!
文章講述了哈薩克族老牧民蘇力坦從固守傳統到最終改變的故事。他最初反對兒媳改嫁帶子和兒子與漢族女孩戀愛,但最終因愛而改變,成全了家人的幸福。文章探討了傳統與現代、控制與成全的深刻主題。
4864
28
1
什么樣的孩子最可憐?
文章探討了個人成長過程中被看見、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以及缺乏這些要素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強調了健康成長需要關愛與支持,才能從青澀走向成熟。
5406
4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