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崇拜別人 那樣會迷失自己
原創首發
歷博博
發表時間:2019-05-09 23:28:50
1885
1
4

有一天,佛陀云游到古印度喬薩羅國迦摩羅人的村落。那個地方的村長詢問佛陀:“有些思想家或者宗教師來到我們村落,他們只解說自己的思想,而蔑視、非難、排斥其他思想。然后又來了其他的思想家和宗教師,他們同樣也只解釋自己的思想,而蔑視、非難、排斥其他思想。這樣的情況對我們來說是值得懷疑的,因為有時候他們所說的思想彼此不同甚至
沖突,因此不知道在這些可敬的思想家中,到底誰說的是真實,誰說的是虛假。”
這個問題對于任何人來說幾乎都是一個挑戰。佛陀這樣回答了這個問題“是的,迦摩羅人!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惑是正當的;因為對一件可疑的事,是應當生起懷疑的。“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單純地依據思想典籍,不能單靠論理或推測,不能單看事物的表面,不去輕率地猜測,不因某件事物似是而非信以為實,也不要因為說的人是自己的老師就深信不疑。
“在確知某事是錯誤、無益的時候,你們自己可以革除它們…而當你們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有益的,就可以加以遵循。”
在一次對話中,佛陀當著眾人的面詢問他杰出的學生舍利弗,是否已經相信他所說的。舍利弗的回答令在場的人大跌眼鏡,因為他回答道:并未相信。當時在場的其他人都認為舍利弗是一個異常傲慢的人。當人們這樣以為的時候,佛陀為了
讓在場的人了解舍利弗話語中真正的智慧,并澄清眾人的誤解,便繼續詢問舍利弗不相信的原因。
舍利弗回答說,他并不會盲目相信和輕率接受某事,只有當他自己去親自檢驗某事是真實的時候才會作出選擇。佛陀因此非常贊賞舍利弗的智慧。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1人已踩
4人已贊
4長程個案
51.2%
極高
續單率
285咨詢時
1.74
性價比
17原創文章
作者文章
撫平“被遺棄”的創傷
文章探討了被遺棄兒童的心理感受,分析了遺棄行為背后的父母問題,并提供了調整心態的建議。通過數據和案例說明,親生父母并非總是更好的選擇,鼓勵被領養者看到養父母的愛和自己的成長價值。
4350
13
4
因為信賴,所以期待
這篇文章探討了直覺在人際關系中的角色,特別是關于愛的感受和驗證。作者建議以自己的感受作為檢驗愛的標準,并提出了如何通過溝通來維護關系,避免無意義的爭論。
2116
10
1
懷疑或許會讓我們錯失眼前的幸福
文章探討了相愛的人之間可能存在的神秘感應現象,以及信任在伴侶關系中的重要性。作者通過來訪者的經歷引發思考,討論了即使擁有感知伴侶想法的超能力,信任仍然是維系關系的核心要素。
1879
6
0
語音通話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