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型
核心價值觀:希望每件事都做得最完美。對錯,做事情守規矩,有原則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避免出錯?
情緒反應:當事情一錯再錯時會有情緒,埋怨,自責。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哪出錯了,哪里是否符合標準和要求?
氣質形態:整齊端正,腰板直,目光如炬,嚴肅拘謹,衣著整潔,喜歡穿同樣款式的衣服和每天的裝束都大同小異。
行為動機:做事力求完美 ,有原則 、有標準 、理性正直,時常壓抑自己人性中不宣的一面,怨而不怒。
性格傾向:內向、被動、批判;關注錯誤,糾正錯誤、持續監測,喜歡每件事都井井有條,順序編排;急于把事情辦好,努力完美;有理性、獨立、勤奮工作有責任、成熟、有目標、且看中效率;對自己和他人都很喜歡批評、沒耐性、吹毛求疵;先工作,后享樂;壓抑沖動和渴望;過度剛性;將高尚作為自己的報酬;嘴邊常掛著『應該怎樣做』這句話;一向堅持自己的原則,很難容忍其他不同意見;個性嚴謹,嚴格沒有笑容,不拘言笑;很少顧及家人,喜歡雞蛋里挑骨頭,常埋怨和生氣他人做事不夠好;是一個合理、實際、腳踏實地的人。
精力浪費處:大小事件都不敢委托他人,事必躬親是完美型的人物最浪費精力的地方,另外,做事細心,太注意小節,也是將精力消耗而無法有大建設、大進展。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也許有個較嚴厲或自我要求很高的長輩,很善指導和批評。由于從小得不到別人的鼓勵和贊美,所以在極度渴求下,轉而要求自己要做得盡善盡美,由于有要求完美的心,因此時時刻刻自我反省,反省的結果發覺自己不夠努力,又會苛責自己,讓自己的良心受譴責,因此活得好累、好辛苦,此時此刻如果又看到別人舒服、懶散、自由自在,不由得會恨從心上生,懊惱、沮喪又怨恨。
助人型
核心價值觀:我的天職是幫助他人。滿足他人需要,助人成功,不斷的付出
注意力焦點:我被他人需要么?別人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么?
情緒反應:他人漠視自己的幫助時會有情緒,愛,驕傲。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我可以怎樣幫助到別人?
氣質形態: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熱情可愛,天真爛漫,永遠有一張長不大的孩子臉,
行為動機:渴望被愛,受人感激和認同,善解人意,有同情心。
性格傾向:外向、主動、感情豐富;關注去滿足重要的其他人;樂于付出,努力滿足他人的需要;想成為他人不可缺少的;壓抑或疏忽自己的感受;有時會有強烈的寂寞感覺;不直接表達自己人感受;缺乏自主和想法;很希望被他人接受、并獲得他人的認同、尊重、愛護及欽佩;喜歡朋友并樂于傾聽他們的事情;對人熱情、友善、有愛心和有耐心;借著對別人的付出來表現自己;重視人際關系;不會直接向某人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但可能會向其他人抱怨;會掩飾或不去觸自己的焦慮;很難拒絕有求于自己的人,即使撥不出時間,也會犧牲自己成全他人;是一個關懷、樂于助人、慷慨的人。
精力浪費處:全愛型的人由于太喜歡投入生活,太關心社會,反而把身邊日常生活應盡的義務給忘記了,尤其對自己的家庭總是忘了付出。由于全愛型的人是情感型的,所以平平淡淡,不夠刺激的家庭生活,會讓他們忽視或忘記,那么家庭成員不免就有埋怨產生。全愛型的人在服務的輿奮中,常忘了自己的疲勞,所以全愛型的人不在乎時間為別人付出時,可能有一天會忽然發現自己身心俱疲,累垮了。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全愛型的人,小時候就經驗到,如果很乖巧,很討喜時,才會被長輩或周圍的人注意,所以他們就發展出,要想得到愛是必須相對地付出代價的,這就是有條件愛的產生。
成就型
核心價值觀:我必須努力作個成功的人,我的名譽、地位、聲望與財富對我確實很重要。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達成目標?
情緒反應:訂立的目標無法實現時會有情緒 挫敗,自欺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我可以做些什么能幫助成功?
氣質形態:非常精靈,醒目,衣著講究,搭配整齊,儀表出眾,非常注意形象。
行為動機:渴望事業有成就,以目標為主導,重視自我形象,希望肯定,受人尊敬和羨慕。
性格傾向:外向、主動、擅于交際;關注任務(包括休息時間);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別人會覺得自己是一很有野心的人;執行、做、爭先;注意力集中在結果,而非意義;基于成績,得到認可和接受;疏忽自己的感受;喜歡與人競爭,借由超越他人來建立自己的優越感;堅持自己的目標,達不到目標就惱火;效率高,有時會為了求效率而犧牲完美走捷徑;精力充沛、熱愛工作、奮力追求成功、以獲得地位和贊賞;為了事業成功、聲望、財富,有時犧牲情感、婚姻、家庭或朋友;是一個受人欣賞、有能力、出眾的人。
精力浪費處:他們的精力,完全浪費在配合別人,并花時間做秀、自我宣傳上,所以夜深人靜時,常有一份空虛感襲來。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他們的早年身邊必定有非常疼愛他們;并常給他們鼓勵和贊美的長輩,因此從小他們就相信自己優秀,而為得到這份被夸贊的滿足,他們也非常努力去爭取。
自我型
核心價值觀:我時常覺得自己和別人不同,我是不平凡和獨特的。自我感覺,內心的感受是否能被人了解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特別及與眾不同?
情緒反應:無法遵從自己的感覺時會有情緒 憂傷,嫉妒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遺漏了什么?缺少什么重要而又美好的東西?
氣質形態:感性迷人,富有藝術家的氣質,有時會十分突出而令人震驚,他們通常會有一雙柔情似水的眼神,目光永遠是有所憧憬的凝視遠方。
行為動機:渴望自我了解和他們的內心感受被人認同,喜歡我行我素,不媚俗,感情豐富,思想浪漫有創意,擁有敏銳的觸角和審美眼光。
性格傾向:內向,被動,多愁善感、感情豐富;關注什么是重大損失;特別被人生哀愁、悲劇所觸動;認為被他人誤解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把焦點放在關系和感覺上;和不熟的人交往時,會表現沉默和冷淡;不開心時,喜歡獨自一人來處理不開心的情緒;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會表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態度;對別人的痛苦具有深層且天賦的同情心,會立刻拋開自己的煩惱,去支持幫助在痛苦中的人;創造力、熱情和豐富的感情很多時吸引了其他人;當遭到拒絕、挫折時,便會退縮,變得沉默、害羞;有時會感到憂郁,心中有很多夢想和理想,可總是很難實現他們;比一般人感受更深并懷疑那些總是很快樂的人;是一個直覺、敏感、有創造力及理想化的人。
精力浪費處:自憐、 幻想 、多疑、驕傲,浪費掉他們所有的精力。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不管他們早年的家庭如何,藝術型的人總覽得生活孤單,因此他們把自己放在幻想的象牙塔里過日子,久而久之,他們靠幻想的內在訊息與自己的感情認同,因此長大后也一直由內在的感情世界與妄想的世界結合,去尋求自我訊息,而脫離真正實際生活的軌道,并讓人們不了解他們。
理智型
核心價值觀:
喜歡思考、追求知識、要了解這個充滿疑惑的世界。有了知識,我才不會焦慮,才敢行動。渴望全知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獲得更多數據和知識?
情緒反應:自己看書思考受到干擾時會有情緒 輕視,貪求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我們需要哪些數據才客觀?
氣質形態:冷靜、木訥和不拘言笑,息怒不形于色,深沉而有書生氣。
行為動機:渴望比人知得多,懂得快,喜歡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理論去駕馭他人,他們冷靜,機智,分析力強,好學不倦,善于思考,有理性地去處理問題并將情感控制。
性格傾向:內向,被動,自我,喜歡思考;關注探究,思考代替行動;與感覺相分離,討厭情緒激動;自我滿足和簡單化;貪求或積攢時間、空間、知識;不擅長對他人說好聽的話;喜歡別人扮演自己的學問和知識;很難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不喜歡娛樂活動,在人際關系上顯得比較木訥和保持理性的狀態;尋求獨自感覺,不喜歡自己的空間受到騷擾;喜歡自己解決問題或制定計劃并執行一項計劃;不喜歡過度計劃的生活和每周一次的例會;是一個理解力強、重分析、好奇心強、有洞察力的人。
精力浪費處:他們將自己投入思考,拙于行動,所以工程浩大的收集分析,到頭來一切束之高閣,不付出實行,變成只會自己做文章自己看,對人類的文明沒有貢獻,所有的智慧結晶,只跟著自己帶入棺材里,變成完全的浪費,可惜。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早年就沒有從父母或長輩處得到穩定的感情,他們好希望得到可以值得信任的關愛及安全感,但得不到,長期下來,失望之余,他們的心理開始害怕,為了求生存,他們研究如何跟環境妥協,所以他們要收集資料。
碰到困難會說我有智慧,逃避空虛,守住知識,思考重于行動是偉大的觀望者,收集資料者,像吸塵器一樣有多少資料就收多少,怕自己知道得不夠多不敢公開發表自己的想法,避免自己有貧乏、空的感覺,有很多資料但不愿拿出來,自我防衛是要分門別類,把每件事分類,分的愈細,就愈感充實。在廣大的世界面前無法與世界在一起,十分畏縮,到末了只有孤單,和人有很大的距離,在團體活動中習慣坐在門口方便于逃離。另一模式的﹁分門別類﹂是客觀的收集資料,分析每件事情,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變成一門學問,如此做便無意間把事件從情境中抽離出來,失去了對整體的了解。
疑惑型
核心價值觀:這是一個危險的世界,我要步步為營,防范被人利用和陷害,時時擔心不安全。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避免危機?化解風險?
情緒反應:潛在的隱患無人重視時會有情緒 驚慌,焦慮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什么可能的因素還沒有考慮到?什么風險還沒有規避掉?
氣質形態:擁有警覺性高的眼神,去監視周圍環境的變化,喜歡提出質疑,眼神里常有焦慮和不安的表現。
行為動機:渴望受到保護和關懷,為人忠心耿耿,但多疑多慮,怕出差錯,怕生是非,怕自己力不從心,怕人虛偽,怕事與愿違。
性格傾向:內向、主動、保守、忠誠;關注潛在的傷害、危險、威脅;積極想像:放大危險、災害;質疑并反向思維;延遲是因為擔心成果不安全;不會輕易相信別人,但內心深處希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肯定;經常猶豫不決,對事情通常想的太認真,很在意配偶及伙伴的想法;常充滿矛盾,希望尋求權威的庇護,但又不相信權威,渴望別人喜歡,但又懷疑別人;期望公平,要求付出和所得是相匹配的,別人會覺得斤斤計較;會常常提防別人陷害和利用,所以常和人保持一種安全距離,因此別人也覺得自己不容易相處;常問自己是否有做錯事,因為害怕錯誤而被責備;一個忠誠、值得信賴、勤奮的人。
精力浪費處:忠誠型人物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人,但由于老是有不安全感及焦慮困擾著自己,他們精力浪費在怕犯錯,怕得罪別人,怕被責罰及對人多疑上。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他們比較認同父親或像父親一樣有權威的人,因為他們崇拜權威人士,被權威人士稱贊及喜愛是他們最大的愿望,所以他們因忠心耿耿,而被愛護,所以他們學會取悅權威而獲得穩定安全。另一種可能性是童年受到過欺騙或者驚嚇而造成的。
活躍型
核心價值觀:我覺得這世界充滿刺激的事物和體驗,人生的目的在于快樂,而“刺激”更是我做事的動力。開心,快樂,新鮮,刺激,好玩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尋求開心、快樂?
情緒反應:時間及空間受到限制時會有情緒 快樂,貪多。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我們可以選擇什么?能否有更多選擇?
氣質形態:活力充沛,神采飛揚,笑容親切,容易為大家接受,沒有壓迫感的個性令人際關系保持和諧。
行為動機:外向主動,活潑開朗,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時常想辦法去滿足自己想要得,愛而怕承諾,貪玩而怕作承諾,渴望擁有更多,傾向逃避煩惱,痛苦和焦慮。
性格傾向:外向、主動、樂觀、貪玩;關注什么是未來可能的;樂于探索,多種選擇;不喜歡接受規范,不想被約束;對有興趣的事很入迷;不善于處理繁瑣和細節的任務;貪圖經歷和享受,經歷比成功更重要;頭腦靈活,變通快,多計,勇于嘗試,富有冒險精神;總是放任自己,喜歡我行我素,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討厭無聊,喜歡盡可能忙碌,認識很多朋友,每天活動都排得滿滿的;喜歡刺激和緊張的關系,而不喜歡穩定和依賴的關系;很少用心去聆聽別人的感受,所以很難了解別人的內心感受;喜歡上餐館、娛樂、旅行或同朋友談天說地的美好享受;是一個快樂、熱心、思想正面的人。
精力浪費處:他們只要有人邀約,提供快樂、口欲及享樂的事,往往是來者不拒,甚至已經筋疲力盡時,居然能立刻重燃熱情,所以他們的時間、體力和精力就這樣做無聊地浪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有目標、有計劃的行動,為社會造福。
早年認同-- 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可能在小時候曾經擁有最快樂、最安逸的生活,享受過甜美愉悅的日子,卻因為某種原因家中突然狀況改變,使他們從幸福的美夢中敲醒,而覺得挫折、沮喪,所以他們害怕再失去快樂,只要抓住快樂就不放,而變成最會享受擁有的人。
領袖型
核心價值觀:這世界充滿挑戰,我要作一個自強不息的人,運用我強大的自信和抑制力戰勝環境,貢獻社會,助強扶弱,主持正義,保持公平。
注意力焦點:什么是公平的?誰還有異議?
情緒反應:事情說了不算,決定后還有異議時會有情緒 憤怒,好勝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我們就這樣定了,這事得我說了算
氣質形態:氣宇不凡,目光淡定,有大將之風,具有霸氣,有時粗豪魯莽,大情大義,有壓迫感,聲音嘹亮,不拘小節,昂首闊步。
行為動機:渴望在社會上與人群中有作為,并擔當他們的領導者,個性沖動,自信,有正義感,喜歡替他人作主和發號施令。
性格傾向:外向、主動、樂觀、沖動、專制、有正義感;關注權力、獨斷,并且控制空間和領域;充滿活力,討厭虛偽,喜歡危險和冒險的刺激感;憤怒爆發直接、面對面、硬碰硬;很難聽從別人的意見;相信“強權就是公理”,別人會覺得專橫霸道;喜歡被人尊重而不是被人喜愛;通常會支持比較弱勢或不利的一方;會保護、支持自己的朋友、家人和下屬;喜歡控制大局和授權給別人的樂趣,但卻不喜歡被控制;有堅強的意志力,相信自己能戰勝一切挑戰和困境而會有突破;不喜歡求人,覺得求人不如求自己,所以不停地增值自己的能力;對家人粗心大意,缺乏溫柔及很難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但是一個負責任的好丈夫、好妻子;是一個堅強、自信、果斷和會馬上采取行動去解決問題的人。
精力浪費處:充沛的精力,渴求堅強,解決問題,奮力地和生活所發生的事交戰,他們舍不得浪費精力,故而反而常常是耗盡精力,弄壞身體而仍然不知休閑、懶散。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希望獲得愛與關懷卻得不到,卻學到必須強烈堅持自己的意見,才會得到大人的反應,因此開始發展自己的能力,并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而在能力的表現上也漸漸得到大人的肯定而更強化了發展能力的需求,進而變成只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不求人。
和平型
核心價值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我會盡力維持和諧的生活,與他人融洽和避免沖突的需要。我相信『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注意力焦點:我如何才能避免沖突?
情緒反應:別人大聲命令時會有情緒 怕羞,怕事,懶惰
行為習慣:經常關注我們如何達成一致?
氣質形態:平和,樂觀豁達,樸實無華,面向和善,節拍較慢
行為動機:渴望人人能和平共處,怕引起沖突,怕得罪別人,怕左右為難,不爭名逐利,性格溫順,與世無爭,愛好大自然,寫意隨和,但往往給予人一種懶洋洋,沒有個性,慢條斯理和滿不在乎的感覺。
性格傾向:內向、被動、樂觀、隨和;關注周圍對其的抱怨;順從、服務、很難說不;向往相容和熟悉,避免沖突;拙于排列事情的優先順序;不像其他人那樣關注名譽及地位;別人會覺得自己動作很慢、經常拖延而不去行動;時常因為問題而懶腦但卻不去解決,特別喜歡睡覺和看電視容易耽誤事情,別人會覺得其被動和優柔寡斷;不喜歡命令別人,但當別人命令自己時,會反感和變得倔強對于不同觀點的分歧和爭論,能看到其方方面面是一個和平、友善、隨和、包容和忍耐的人。
精力浪費處:精力浪費在配合別人,成全別人,由于每天忙著認同環境、認同別人,因此沒有發展自己的個性,變成一種懶惰的心態,沒有活力。
早年認同——性格形成可能原因:通常早年是活得愉快而滿足的,而且父母對之也很好,他們覺得只要乖乖地,日子就是那么恬靜和愉悅,所以他們非常喜歡享受這一份和諧和無憂無慮,也就不想做任何突破的事來打擾這一份平靜,故而在每一個環境中,總是認同別人,以取得和諧.美滿。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