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個人原創(chuàng)
易芳
發(fā)表時間:2022-04-06 10:01:23
1798
1
12

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如果養(yǎng)育者沒有滿足他的需求,他會通過非常激烈的行為方式來獲取。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人格還沒有很好的分化整合,他的心理機制防御非常原始,就是通過控制外界,來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這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jīng)歷。慢慢的隨著孩子的長大,他的防御機制越來越成熟,他也就會學會更多靈活發(fā)方式來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成人當中,我們看到有些人也會通控制他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其中有隱性的控制也有顯像的控制。比如說通過“犧牲自我”、過度付出”就是“隱性控制”;直接通過指責、命令、辱罵等達到自己目的就是“顯像控制”。
當一個人自我價值感越低的時候,越需要通過更多的“控制感”來獲得內(nèi)心的安全感,這樣才能維持情緒上的穩(wěn)定和對自己人格上的認可。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洶涌澎湃的負向情緒,所以才希望通過控制別人,期待別人的改變來滿足自己,讓自己心情變好一點不那么難受。
一個人有非常穩(wěn)定的自我價值感時,就不需要通過外界的控制來獲得安全感和價值感,雖然別人的行為他也不一定會認可,但他會尊重對方和接受既已發(fā)生的事實。
真正的“成熟”的人,就是對他人“邊界”的尊重和包容,當自己的“邊界”被侵犯時能夠覺知并且在必要時做出選擇。
這個世界的真像就是你和所有人的關(guān)系不過是你自己內(nèi)心的投射,本質(zhì)上還是你和自己的關(guān)系。你有一個怎樣的內(nèi)在世界就會投射出一個怎樣的外在世界。你煩躁了,世界就是喧囂的;你安定了,世界就是祥和的;你快樂了,世界就是明媚的;你悲傷了,世界就是痛苦的……佛說“境由心轉(zhuǎn)”,所以,你改變了,世界就跟著改變了。
心理學也有一句常說的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在成人當中,我們看到有些人也會通控制他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其中有隱性的控制也有顯像的控制。比如說通過“犧牲自我”、過度付出”就是“隱性控制”;直接通過指責、命令、辱罵等達到自己目的就是“顯像控制”。
當一個人自我價值感越低的時候,越需要通過更多的“控制感”來獲得內(nèi)心的安全感,這樣才能維持情緒上的穩(wěn)定和對自己人格上的認可。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洶涌澎湃的負向情緒,所以才希望通過控制別人,期待別人的改變來滿足自己,讓自己心情變好一點不那么難受。
一個人有非常穩(wěn)定的自我價值感時,就不需要通過外界的控制來獲得安全感和價值感,雖然別人的行為他也不一定會認可,但他會尊重對方和接受既已發(fā)生的事實。
真正的“成熟”的人,就是對他人“邊界”的尊重和包容,當自己的“邊界”被侵犯時能夠覺知并且在必要時做出選擇。
這個世界的真像就是你和所有人的關(guān)系不過是你自己內(nèi)心的投射,本質(zhì)上還是你和自己的關(guān)系。你有一個怎樣的內(nèi)在世界就會投射出一個怎樣的外在世界。你煩躁了,世界就是喧囂的;你安定了,世界就是祥和的;你快樂了,世界就是明媚的;你悲傷了,世界就是痛苦的……佛說“境由心轉(zhuǎn)”,所以,你改變了,世界就跟著改變了。
心理學也有一句常說的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1人已踩
12人已贊
0長程個案
0%
續(xù)單率
0咨詢時
0
性價比
15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文章
我也來聊侃聊侃婚姻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20年的婚姻感悟,探討了愛情三角理論在婚姻中的應用,分析了不同婚姻狀態(tài)下的愛情變化,并結(jié)合原生家庭影響和個人成長,提出了婚姻中保持變化和人格獨立的重要性。
2407
7
0
關(guān)系是世界的本質(zhì)
文章探討了馬丁·布伯提出的'我與你'和'我與它'兩種關(guān)系模式,分析了它們在人際交往中的不同表現(xiàn)和影響,并通過心理學家李雪的童年故事說明了缺乏覺察容易導致'我與它'關(guān)系的形成。文章強調(diào)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兩種關(guān)系模式的交融共存,以及保持'我與你'關(guān)系的重要性。
2159
8
1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文章探討了嬰幼兒時期需求未被滿足時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以及成人中存在的顯性和隱性控制行為。分析了自我價值感與控制行為的關(guān)系,指出真正的成熟是對他人邊界的尊重和包容。最后闡述了內(nèi)心世界對外在世界的投射關(guān)系。
1798
12
1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guān)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