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允許你的痛苦被見證嗎
個人原創
王海民
發表時間:2022-09-04 21:21:13
617
0
5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你成為一座孤島,你會失去生命本身的芳華,自憐與苦澀會充滿心間。
沒有人會沒有痛苦,痛苦是生命中的必然存在。只不過是我們面對痛苦時,選擇了不同的態度和應對。有人言說,有人尋求理解,有人回避,有人壓抑,有人否定。。。。。
你面對痛苦的態度和方式,決定了痛苦回報給你什么。你接納它,理解它的由來,它會回報給你自信與坦然。你否定壓抑它,它反彈的時候會給你更多的痛苦。你對抗它,它會執拗地存在,讓你無奈沮喪。
痛苦是什么,是遇到挫折時的受挫感、是不被重視時的忽視感、是不被愛時的失落,是自己不能實現愿望的無力無助,是對他人和這個世界的失望與絕望。。。。。。。
一個嬰兒,對痛苦是沒有認知的。我們對痛苦的認知更多來源于外界傳遞給我們的態度。
一個小學生,對媽媽說,我沒考好。媽媽的回應如果是否定的,斥責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沒做好是一個羞恥的事情,以后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會內疚自責,壓抑在自己的心理。 如果媽媽的回應是接納和鼓勵,孩子不會認為沒考好是丟人的事情,讓父母失望,對待學習會有更好的心態。
我們對待挫折和自己的無能,最初的態度來源于外界,尤其是父母和老師。
容易貶低、指責的父母會讓孩子排斥自己的弱小,把這些弱小無助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自己也羞于去表達,因為擔心不被接納而招來歧視和羞辱。
父母對待痛苦的態度直接決定和影響孩子對痛苦的態度。
有些父母是不接納他們自己的痛苦的,他們一生都在和痛苦對抗,和命運抗爭。他們很少妥協,無法接受作為人類的局限性和弱小感。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也是希望孩子成為超人一樣的人,所向披靡,給家庭帶來榮耀和驕傲。
孩子在認同父母對待痛苦的態度中,形成了自己對痛苦的認知。這些不同的認知反過來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痛苦需要被見證嗎?你允許自己的痛苦被見證嗎?
如果你允許自己的痛苦被見證,你會選擇能夠聽懂你的人,開啟一段自我認知的過程。
如果你很排斥別人接近你的痛苦,你也會回避咨詢師對你的幫助,不允許咨詢師靠近你,接近你的痛苦。
把痛苦藏在內心,不允許自己接近它們,也不允許別人接近它們,自己舔傷。這件事情本身已經就是一個很痛苦的事情。孤單的一個人去承受和面對痛苦,無法解放自己的心靈。
接納痛苦,逐漸的打開這些痛苦,在咨詢師的陪伴和理解中,接納本真的自己。
于是,生命開啟了一個新階段。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你成為一座孤島,你會失去生命本身的芳華,自憐與苦澀會充滿心間。
沒有人會沒有痛苦,痛苦是生命中的必然存在。只不過是我們面對痛苦時,選擇了不同的態度和應對。有人言說,有人尋求理解,有人回避,有人壓抑,有人否定。。。。。
你面對痛苦的態度和方式,決定了痛苦回報給你什么。你接納它,理解它的由來,它會回報給你自信與坦然。你否定壓抑它,它反彈的時候會給你更多的痛苦。你對抗它,它會執拗地存在,讓你無奈沮喪。
痛苦是什么,是遇到挫折時的受挫感、是不被重視時的忽視感、是不被愛時的失落,是自己不能實現愿望的無力無助,是對他人和這個世界的失望與絕望。。。。。。。
一個嬰兒,對痛苦是沒有認知的。我們對痛苦的認知更多來源于外界傳遞給我們的態度。
一個小學生,對媽媽說,我沒考好。媽媽的回應如果是否定的,斥責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沒做好是一個羞恥的事情,以后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會內疚自責,壓抑在自己的心理。 如果媽媽的回應是接納和鼓勵,孩子不會認為沒考好是丟人的事情,讓父母失望,對待學習會有更好的心態。
我們對待挫折和自己的無能,最初的態度來源于外界,尤其是父母和老師。
容易貶低、指責的父母會讓孩子排斥自己的弱小,把這些弱小無助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自己也羞于去表達,因為擔心不被接納而招來歧視和羞辱。
父母對待痛苦的態度直接決定和影響孩子對痛苦的態度。
有些父母是不接納他們自己的痛苦的,他們一生都在和痛苦對抗,和命運抗爭。他們很少妥協,無法接受作為人類的局限性和弱小感。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也是希望孩子成為超人一樣的人,所向披靡,給家庭帶來榮耀和驕傲。
孩子在認同父母對待痛苦的態度中,形成了自己對痛苦的認知。這些不同的認知反過來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痛苦需要被見證嗎?你允許自己的痛苦被見證嗎?
如果你允許自己的痛苦被見證,你會選擇能夠聽懂你的人,開啟一段自我認知的過程。
如果你很排斥別人接近你的痛苦,你也會回避咨詢師對你的幫助,不允許咨詢師靠近你,接近你的痛苦。
把痛苦藏在內心,不允許自己接近它們,也不允許別人接近它們,自己舔傷。這件事情本身已經就是一個很痛苦的事情。孤單的一個人去承受和面對痛苦,無法解放自己的心靈。
接納痛苦,逐漸的打開這些痛苦,在咨詢師的陪伴和理解中,接納本真的自己。
于是,生命開啟了一個新階段。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5人已贊
作者文章
強迫癥的心理防御機制
本文深入探討了強迫癥患者的心理防御機制,詳細分析了反向形成、情感隔離、撤銷與儀式、外化、窮思竭慮和理智化等六種常見防御方式,并闡述了心理治療中重新激活被壓抑情緒的重要性。
1453
4
1
你允許你的痛苦被見證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痛苦在生命中的必然存在以及人們面對痛苦的不同態度和應對方式。文章分析了父母對孩子痛苦認知的影響,并強調了接納痛苦和在咨詢師幫助下開啟新生命階段的重要性。
617
5
0
強迫癥治療的三個關鍵因素
文章探討了強迫癥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治療方法,強調了自我覺察、接納和專業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緩解癥狀的三個關鍵要素。
1034
5
1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