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情是最辛苦的等待,愛情是最遙遠的未來,沒有愛情時,讓人渴望,進入愛情關(guān)系里,讓你歡喜讓你憂。愛情到底是什么呢?從無意識層面來審視愛情,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本質(zhì)乃是尋求與嬰幼兒時期最重要、最親密的親人替代者。是的,當我們陷入戀愛,所鐘情的那個人實質(zhì)上充當了母親(偶爾也可能是其他撫養(yǎng)者)的替代角色,我們期望能在其身上重溫往昔的美好體驗,或者獲取那些一直心向往之卻始終未能擁有的美妙感受。讓人無奈的是,早年幸福的容易重復幸福,而早年不幸的人往往容易重復痛苦的體驗,當下的生活,往往是早年的重復。
從這一獨特視角出發(fā),男人的真愛往往指向女人,而女人的真愛亦很有可能同樣是女人。這并非是對傳統(tǒng)觀念的顛覆,而是基于心理需求的一種深層剖析。
然而,一段好的愛情并非輕易可得。它需要滿足三個關(guān)鍵條件:其一,能夠在戀人的身上尋覓到曾經(jīng)失去的愛的對象;其二,戀人具備消除早年親人所造成傷害的能力;其三,戀人能夠給予我們早年未曾得到過的良好體驗。仔細思量,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正因如此,愛情常常難以持久維系。在愛情初始階段,我們總是懷揣著美好的想象,將對方視為完美無瑕的存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實逐漸打破幻想,不斷的失望與沮喪隨之而來,進而引發(fā)憤怒,我們開始攻擊對方,致使關(guān)系逐漸疏遠,甚至演變?yōu)閿硨顟B(tài)。
期待愈多,失望愈甚。初始時越是理想化對方,最終就越是怨恨對方。這正是愛情令人又愛又恨的緣由所在。在愛情中,誤解、忽視、貶低、攻擊等負面因素,會重新激活并放大我們幼年時期所經(jīng)歷的創(chuàng)傷體驗,自古便有“情最傷人”的感慨,實非虛言。
愛情具有四個顯著特征:首先是理想化對方,將對方置于近乎完美的境地;其次是溫柔體貼,以細膩入微的關(guān)懷傳遞深情厚意;再者是認同對方,對其觀念、行為給予充分的理解與支持;最后是游戲,即以輕松、愉悅、充滿趣味的方式相處。
愛情既是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又常常成為傷害我們的利刃。它既承載著我們對美好與溫暖的向往,又不可避免地帶來痛苦與挫折。然而,正是這種復雜而矛盾的特質(zhì),使得愛情成為人類永恒的渴望,總會期待下一次美好的愛情體驗。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