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你成長中你最好的朋友(原創)
個人原創
賴巧珍
發表時間:2015-06-18 17:32:03
689
0
0

在這幾次咨詢中,很多來訪者似乎很難與自己的性格好好相處,每次咨詢都會挑自己性格的缺點,總是想改變它希望它變得更好。
殊不知,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它保護了你很多,它是你在潛意識中找到的對你最有利的性格,不管你爭吵中選擇沉默,還是跟別人保持界限不讓他人走進你的內心,它一直都在保護你不受傷害,或許在以前你很喜歡自己的性格,很享受它給你帶來的益處,但你慢慢成長漸漸步入社會發現它好像不能再保護你了,反而給你制造麻煩,這時候你就會抱怨自己抱怨它。
很多來訪者來咨詢都喜歡改變自己的性格,但是你如果不知道自己性格的形成原因及過程,一味地想改變它結果會適得其反。想要讓自己性格變得更好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性格,接受它一路對你的陪伴,肯定它對你的重要性,然后才能慢慢改變它。在這個改變過程中你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它與你相處了幾十年你不能就那么幾天把它給改變了,否則你就會反復改變它。
舉個例子,一個來訪者訴,自己很難與別人建立親密關系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只要關系親密一點來訪者就會把她推開,很怕他人走進自己的內心很怕別人了解自己,如果別人了解自己了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來訪者很擔心一旦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后就會遠離自己,而且自己在公眾面前會怯場,覺得很丟臉。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了解到了來訪者成長過程中的不容易,選擇這樣的性格是情有可原的,肯定來訪者的選擇,來訪者很感動咨詢師能理解她,她其實也不想要自己這樣的性格,但是家庭環境如此她只能選擇這樣做才能保護好自己。來訪者訴說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自己保護自己的經歷,說完后感覺很釋然,來訪者感覺不會為自己的膽小懦弱所自卑,她能好好地與自己的性格相處了,雖然在這次咨詢中沒有對來訪者的性格開始改變,但這是變化的第一步,接受自己的性格,先慢慢相處一段時間,充分認識它以后,我們再把它變得更好。
所以我覺得如果現在的你不喜歡自己,對自己的性格不滿意,先不要一味地改變它,要學會與它相處,了解它的經歷,再慢慢地改變自己。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作者文章
怎樣運用心理學找回丟失的物品?
英國一家保險公司發布的一項有 3,000 位受訪者參加的調查顯示,受訪者平均每天把東西放錯位置 9 次,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每天平均花 15 分鐘找東西──手機、鑰匙、文件是他們最經常找的物品。
找不到東西
1798
1
0
心理咨詢與普通聊天的區別
在網上常見的對心理咨詢的誤解之一,就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僅僅是聊天開解,可能有些心理咨詢師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我的任務就是陪來訪者聊天。”因此有的人不免質疑:找朋友談話,聊天一樣能得到開解與安慰,而且還不花錢,為什么心理咨詢卻要收費,而且不便宜?甚至由此
614
0
0
給自己一點勇氣
有一位跨國公司老總,在一次員工大會上講述了他在美國留學打工時的求職經歷。
剛到美國時,他和許多中國留學生一樣,在未拿到美國人承認的文憑之前,只有靠體力在餐館、貨場打工來維持自己的學業。半年后,他對這種在美國最底層的打工生活感到厭倦和不滿,急切地想換換環境。
一天,他在報紙上
1474
0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