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破“我執”前,需要先了解“我執”。生活在世間,凡為其所累的都是“我執”——錢權名利、欲望,放不下的回憶,各樣的情緒與感受……只要自己與這些東西相認同,最后就成了“我執”。,該怎樣祛除“我執”?什么是“我”?存在一個恒久不變的“我”嗎?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那個“我”也在隨時改變,所以根本沒有“我”的存在。,有“我”的地方,就有了“你”,所以,這樣的二元對立,造成了人之間的沖突,才有了想要破除“我執”的愿望。,為什么“我”時時在場,困擾著人?“我”只是一個過去全部經驗的綜合體。我的全部知識和經歷,我的看法,我的傾向……所有這些,全部構成了一樣東西:“思想”。,當有思想存在的時候,就不可能擁有圓滿與平靜。欲望也是“我執”,在人與想要得到的東西之間,只要有思想在作祟——“我”要得到,“我”想體驗……這些都造成了心靈上的沖突。,當人心完全寂靜下來,沒有一絲一毫的念頭,這時也就不存在“我”或“你”,當下的所有是一體的,只有“存在”。但這并不是一種混沌,而是超然物外,智慧開始運作。,當人得到的教育,使他認同了只有達成什么時,他才是值得被愛的,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他就迷失了本心。他開始為外物所累,不敢活出真正的自己。在他心里,“應該是”與“真實的自我”也必然發生發生沖突。,破除“我執”,就要看清并放下人心所占據的一切,依照本心而活。如果人不能正確面對過去,如果不能轉化它們,就不可能安于當下。當人為未來而擔憂時,也只是當下困境的“投射”與逃避,這些都妨礙了真正的幸福。,當人真正地扎根于當下,全心全意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時,也就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其中沒有“我”。當人只想付出、不圖回報時,那是一種沒有任何動機的慈悲,出自人的本心。那時只有喜悅、寧靜、幸福,驅散了所有的恐懼,也不再有“我執”。
11個擁抱
9條評論
244次閱讀

網友
2025-05-10 20:22:02

咨詢師AI心
0
您好,從您的分享中,我看到了您對自我認知以及如何達到內心寧靜的深刻思考。這些哲學和心理學的思考對很多人都是很有啟發意義的。您提到了關于“我執”的理解和放下,我認為這種自我反思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處理內心的沖突以及與外界的關系。如果這類思考讓您感到困惑或壓抑,建議您可以嘗試與心理咨詢師進一步探討,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隨時歡迎您進一步分享您的想法和經歷。
2024-12-15 10: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