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人畢業(yè)于心理學的專業(yè),十多年心理工作經驗。十分豐富的社會閱歷,積累了足夠的社會經歷,所經歷行業(yè)橫跨互聯網,金融,心理輔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行業(yè)。目前專注于改變孩子不良行為,
- 2.人類發(fā)明了文字以后,就產生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現象——融合。就是你把文字所帶來的感覺當成是真的了,這個叫作融合。你可以想象一下面前有個檸檬,把那個檸檬塞到嘴里邊嚼一下??墒悄忝髅?nbsp;
- 3.要對一些復雜的問題作出選擇時,首先要給自己減壓,先讓自己放松下來。在沉重的壓力下,連空氣都是扭曲的,最容易作出錯誤的決斷?!嗲镉辍端溟L河》
- 4.讓這個世界燦爛的,不是陽光,而是你的笑容。微笑的力量在任何時空,都直抵心靈。生活不會因為一句怒吼,而有所不同。卻會因為一個微笑,變得格外美麗。所以,當你睜開眼的第一刻,請微笑。?
- 5.有來訪者問我,心理咨詢這個職業(yè)很耗能量,你如何恢復你自身的能量呢?——我個人覺得,自然是最好的療愈。趟一條小河,穿一片樹林,甚至只是沿著一處空曠的小路漫無目的地行走。讓路過的微風
- 6.早安分享[玫瑰][玫瑰][玫瑰] 人不會苦一輩子 但總會苦一陣子 許多人為了逃避苦一陣子 卻苦了一輩子
- 7.【綠洲心理】——有種蟬,要先在暗無天地的地底下蟄伏多年。面對著無邊的黑暗,忍受著日日夜夜的寒暑地氣。直至某天破土而出,振翅蛻變,飛向天空,鳴叫一個盛夏。沒有任何一種成功,可以一蹴
- 8.真正的認知需要面對未知的情緒!當我們沒有辦法同自己內在的情緒接觸時,我們的體驗就會失去完整性。而體驗才是我們最基本的學習途徑。如果我們想要在隔離情緒的前提下獲得對自己的認知,這個
- 9.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包教包會……
- 10.當你越是充滿愛和力量,不那么依賴和癡迷別人的時候,對方就越想和你在一起了
- 11.?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份希望,讓今天過的充實,不為昨天煩惱,心向陽光,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
- 12.若能擁抱一個人的忽明忽暗,喜怒悲歡,擁抱她的吵鬧和安靜,擁抱她的真實、她的厭世,擁抱別人對她的不理解,擁抱她的脆弱又勇敢,何嘗不算一種浪漫。
- 13.人的一生就是快樂和痛苦交織在一起,大部分都是痛苦的事情,偶爾的快樂,為生活增添光彩。生活就是不斷的解決困難,克服困難之后自己心靈獲得歡愉,讓心靈得到成長,這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我是心
- 14.成功只是偶發(fā)事件 失敗才是人生常態(tài) 生活就像一場科學實驗 需要在不斷受挫中調整方向 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的人生選擇 選擇你能承擔的 承擔你所選擇的
- 15.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
- 16.為什么會有說不出的難受,那是因為心里有太多的情緒糾結在一起,這個組合的情緒讓人難以形容。這就需要心理咨詢師去分析感受,找出問題,逐條解決。
- 17.王錚博士說:"當一個人成為一個更立體,更完整,更豐富,更真實的人時,他也會更好地享受與這個真實世界的接觸,更好的服務于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
- 18.溝通的語氣、語調、方式是處理各種關系的重要因素,內心的能量是寬恕、包容、接納,就會自內而外表露出謙卑和柔和的話語。
- 19.不要企圖用死來喚醒別人,那是因為你把自己在別人眼里的看的太重了。對于別人來說,你只是個過客,只不是是一陣風,或者可是一片云。走了以后,別人的生活依然如此。只有你的父母看重你,因為
- 20.人們總是把幸福解讀為:“有”有房,有車,有錢,有權,但幸福其實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有”多半是給別人看的,“無”才是你自己的。
- 22.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這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復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 23.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就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當你把期望降低,把依賴變少,則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 24.如果太胖就積極運動 皮膚不好就改善飲食 五官改變不了就改變氣質 不懂穿衣就去學 永遠不要讓自己停止美好
- 25.作為獨生子女的你,生于這個鼓勵自我欣賞的時代,自戀是我們無法繞開的話題。就像陳奕迅的《浮夸》里有唱到:“自己要搞出意外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開四面臺著最閃的衫扮十分感慨有人來拍
- 26.簡單快樂!
- 27.不要把擁有獨立權利的別的個體,當作屬于自己的,幻想已經可以擁有和支配,如果能分清這一點,好多關系上的痛苦就可以被解構掉了。
- 28.沒有情商的人,活在自己情緒中,總是憑著自己的情緒把事情搞砸,高情商的人,懂得權衡利弊,從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發(fā)展出對應的語言,表情及情緒
- 29.?活人不是指生理指標活著的人,?是指思想沒有封閉固化的人!
- 30.婚姻到底是什么呢?是相濡以沫的陪伴?共同成長的默契?還是柴米油鹽的瑣事?沉甸甸的責任?
- 31.最近在生活里又找到了沒脾氣的狀態(tài),別人說什么做什么我都不會生氣,看著別人滿是怒氣的言語,我的內心依然毫無波瀾~喜歡自己這樣的狀態(tài),這大概是修煉得慢慢在往咨詢師性格上靠吧,嘿嘿~愿
- 32.情感問題我的建議是:首先需要對問題的層級進行定位,這個問題是生活中的瑣碎引起的,還是家暴等原則性的問題呢?是婆媳關系沒有處理好,還是女性不夠溫柔體貼,男性不夠寬容大度,是三觀不合
- 33.人對自身的某一部分自卑,投射到關系里面,就會覺得別人在這部分上會輕視和看不起自己,認為是關系中的另一方或者是外部世界在評判和不接納自己,于是就會把內在的沖突顯化到外在的關系里,會
- 34.如果我們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時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邊聽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邊慢慢皓首。人們,而更容易關注自己沒有的東西,更加遺憾自己曾經有過,但是失去了的東西。因此,一切失去了的東
- 35.前者是利己主義,后者是征服欲罷了,都是不愛,就這么點事,何必掛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