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心理咨詢故事:學著用更好的方式愛自己
原創首發
王國華
發表時間:2016-03-12 17:26:20
3213
4
19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的咨詢電話鈴聲響起,我接起電話,電話里傳來一個清脆的女生的聲音。
“王老師,我覺得很不舒服,心里非常難受,壓抑,甚至想離開這個世界”。對方的聲音和對方的描述很明顯的不匹配。一個帶著春天般氣息,聲音婉轉悅耳,一個卻如秋天即將枯萎的衰草。
“能詳細說說你的情況嗎”, 我說。
她說,自己每年都會出現一兩次呼吸困難的情況,從五年前開始,去醫院檢查過,卻查不出什么問題。醫院建議她去看中醫,中醫的診斷是氣血不足,需要調理。就這樣吃了近五年的中藥,今年反而覺得更加嚴重。于是,再到醫院去檢查,醫院仍然查不出什么問題來,醫院的診斷是,身體處于亞健康,還是需要繼續調理的,最后醫生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你去找找心理咨詢師試試吧。
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聯系到了我。聽了她的陳述,我把她和她的疾病做了一個內在系統排列,以找出里面的動力點,在我的內在畫面里,她在不停的逃跑,而她的病癥卻緊緊跟隨著她,像一個忠誠的仆人,絲毫沒有惡意。這個神奇的畫面,給了我方向。
于是我繼續問她,5年前的病癥是否是第一次,五年前她20歲,根據畫面的信息和自己的一些家庭系統排列經驗,她的這個病癥,應該比五年前還有早,至少會在未成年的時間。但是她似乎想不起來了。 我引導她放松,把她帶入淺催眠狀態,讓她看著她的病癥,任由病癥帶著她走,最后時間停留在14歲左右,一段經歷浮現在她的腦海,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清晰,沒錯,就是14歲時候,出現了第一次呼吸困難的癥狀。
她說,那時候,自己非常孤獨,壓力又非常大,14歲的自己已經到一個工廠里打工,孤獨與壓力讓她想逃離,工廠的老板卻不放她走,一邊是想離開擺脫孤獨壓力之苦,一邊是老板的不批準,雙重壓力之下,呼吸出現問題,老板見她病了,也只得放她離開。
當然,在這件誘發事件的背后,還更深入的去探索了她的成長及性格成因,以及和身體癥狀的關聯性,案主從小父親不在身邊,目前對自己又非常嚴厲,母親經常的打罵,讓她學會了用忍氣吞聲來保護自己,遇到沖突和壓力的時候,她總是通過壓抑自己來對抗這些壓力。當把這些層面疏通以后,對方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由內而外,是那樣的輕松,那樣的如釋重托,生命又回歸本來的色彩。
我想說,身體對我們是如此的忠誠,永遠對我們不離不棄,甚至經常會犧牲自己來達成我們的愿望;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看到病癥后面的關聯,讓我們的身體得以健康,讓我們的心靈歸于輕松平靜。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4人已踩
19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