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接納自己與改變自己
個人原創
王滋
發表時間:2020-12-26 14:47:40
577
0
0

許多強迫癥病友問我:“王老師,怎么樣才能改變自己,從而走出強迫癥呢?”我對他們說:“不要老想改變自己,接納自己比改變自己更重要,如果你能很好的接納自己,那么你就能走出強迫癥。”
是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如果形成,那就很難再改變了。在心理學上鑒定一個人正常還是不正常,它有一個標準,就是看他的性格是不是在突然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一個平時很吝嗇的人突然之間變的很大方,逢人便發放錢財,那他就有必要去醫院查查了。
既然改變自己那么困難,我們怎么樣才能走出強迫癥呢?答案是接納自己。接納一個完整的自己,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有長處也有短處。“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誰沒有缺點,誰沒有劣勢,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有一些人看不慣呢。我們不是神仙,不需要這么完美。當你認識到自己的缺陷,能包容自己的缺陷,你就成長了,你就在擺脫完美主義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就能更容易的走出強迫癥的泥沼。強迫癥的治療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當你不再鉆牛角尖,更能全方位的看待自己,你就能痊愈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作者文章
強迫癥狀背后的焦慮
文章探討了強迫癥狀焦慮背后的完美主義動機,指出由于這種動機脫離現實而無法實現,因此焦慮的處理方式不是解決強迫癥狀,而是與之共存,讓焦慮自然消散。
522
4
2
一則強迫思維痊愈的案例
這篇文章詳細記錄了17歲青少年小剛通過心理咨詢和治療逐步克服強迫癥的過程。文章通過20多次咨詢的詳細對話,展現了心理咨詢師運用森田療法幫助患者理解癥狀、改變認知、最終實現康復的完整歷程。案例生動展示了強迫癥的形成機制、治療方法和康復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
11690
17
1
一則強迫行為痊愈的案例
文章詳細描述了一位35歲女性小紅(化名)因艾滋病恐懼導致的強迫洗手行為的心理咨詢治療過程。心理咨詢師通過認知療法、系統脫敏法和滿灌療法,幫助患者逐步控制洗手行為,從每天500多次減少到20次左右,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1711
5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