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知道與體驗
個人原創
王滋
發表時間:2020-12-28 10:23:00
567
0
1

三十 知道與體驗
許多強迫癥病友在咨詢時,老是問我:“王老師,我知道森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但是我為什么就不能治好強迫癥呢?”我說:“你僅僅是知道森田而已,你沒有真正體驗到森田的精髓。如果你能體會到真正的含義,那么你就離康復不遠了。”
許多患者分不清“知道”與“體驗”之間的區別,我在這里就與大家講講吧。
“知道”就是“了解”,它是一種表面的層次,而“體驗”是更深層次的“知道”,它能把“知道”融會貫通,它能把“知道”運用的自如,如火純清。打個比方說吧,大部分學過數學的朋友都知道數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吧:任一大于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但是這僅僅是知道而已,不能算是“體驗”,如果哪天哪個朋友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他就能算體驗了。
森田療法,很多人都知道“順其自然,為所當為”8個字,但是僅僅知道是不夠的,要把它與自身的情況結合起來,把它充分的與現實結合起來,用這8個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的達到與這8個字融為一體,你中有它,它中有你,這樣你就能很好的 體驗它的含義,它字面上所沒有寫出來的意思,這樣你就更能走出強迫癥的泥沼了。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1人已贊
作者文章
強迫癥狀背后的焦慮
文章探討了強迫癥狀焦慮背后的完美主義動機,指出由于這種動機脫離現實而無法實現,因此焦慮的處理方式不是解決強迫癥狀,而是與之共存,讓焦慮自然消散。
522
4
2
一則強迫思維痊愈的案例
這篇文章詳細記錄了17歲青少年小剛通過心理咨詢和治療逐步克服強迫癥的過程。文章通過20多次咨詢的詳細對話,展現了心理咨詢師運用森田療法幫助患者理解癥狀、改變認知、最終實現康復的完整歷程。案例生動展示了強迫癥的形成機制、治療方法和康復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
11690
17
1
一則強迫行為痊愈的案例
文章詳細描述了一位35歲女性小紅(化名)因艾滋病恐懼導致的強迫洗手行為的心理咨詢治療過程。心理咨詢師通過認知療法、系統脫敏法和滿灌療法,幫助患者逐步控制洗手行為,從每天500多次減少到20次左右,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1711
5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