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依戀類型
原創首發
給力
發表時間:2023-05-24 15:22:29
7667
0
8

? 科普分享
三種依戀類型

?心理學家安斯沃思,曾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后來成為發展心理學史上應用最廣的評估方法。它就是——陌生情境實驗。安斯沃思按照“孩子在陌生環境下,對待與媽媽分離的態度”,將他們分為3種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矛盾型依戀、焦慮型依戀。
?雖然將孩子們分為這3種類型,似乎有些隨意,但心理學家們發現,這3個類別,之后不斷在千千萬萬個孩子身上應驗。陌生情境實驗最開始觀察的對象,是1歲以下的嬰兒。但隨著持續不斷地追蹤回訪,大部分孩子的依戀類型,竟然與他嬰兒時期一致!
?陌生情境實驗中,有一些孩子,在媽媽離開后,他們會哭鬧,急著找媽媽。媽媽回來后,他們特別熱情、開心,抱著媽媽撒嬌親昵。媽媽稍微哄一哄,剛哭鬧的情緒很快就平復下來。當媽媽再次離開后回來,孩子更渴望和媽媽親近。

?并且很享受與媽媽的親密接觸,就算被放開也不粘人。與媽媽(或主要養育者)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感受父母愛的同時,又能積極探索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安斯沃思將這類孩子,稱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articleall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三種依戀類型

?心理學家安斯沃思,曾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后來成為發展心理學史上應用最廣的評估方法。它就是——陌生情境實驗。安斯沃思按照“孩子在陌生環境下,對待與媽媽分離的態度”,將他們分為3種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矛盾型依戀、焦慮型依戀。
?雖然將孩子們分為這3種類型,似乎有些隨意,但心理學家們發現,這3個類別,之后不斷在千千萬萬個孩子身上應驗。陌生情境實驗最開始觀察的對象,是1歲以下的嬰兒。但隨著持續不斷地追蹤回訪,大部分孩子的依戀類型,竟然與他嬰兒時期一致!
?陌生情境實驗中,有一些孩子,在媽媽離開后,他們會哭鬧,急著找媽媽。媽媽回來后,他們特別熱情、開心,抱著媽媽撒嬌親昵。媽媽稍微哄一哄,剛哭鬧的情緒很快就平復下來。當媽媽再次離開后回來,孩子更渴望和媽媽親近。

?并且很享受與媽媽的親密接觸,就算被放開也不粘人。與媽媽(或主要養育者)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感受父母愛的同時,又能積極探索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安斯沃思將這類孩子,稱為“安全型依戀”的孩子。@!articleall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8人已贊
作者文章
春節后“節后綜合征”:如何從松弛到重啟,找回生活掌控感?
文章探討了春節長假后人們普遍面臨的'節后綜合征'現象,分析了從松弛的假期狀態切換到日常工作模式時產生的身心不適,并提供了三步法則幫助讀者找回生活掌控感,同時提醒警惕長期倦怠信號,最終倡導在不確定中構建彈性生活。
4422
0
0
災后心理調節應激反應如何調適
本文探討了災難幸存者面臨的心理挑戰,特別是幸存者內疚感及其對幸福感的影響。文章詳細描述了這種復雜情緒的表現形式,包括失眠、抑郁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反應,并提供了走向康復的實用步驟,如尋求專業支持、參與社區活動和自我關愛等。最后強調在悲劇中尋找意義和建立支持網絡的重要性。
4818
2
0
什么是精神障礙
本文詳細介紹了精神障礙的定義、成因、分類及治療方法,涵蓋了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視角,并澄清了日常用語中'精神病'與'神經病'的區別。
4464
1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