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心理咨詢師至關重要,咨詢前,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大概了解咨詢師:
1、執業資格:從事心理咨詢必須取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二級心理咨詢師目前是最高級。擁有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不一定有能力從事心理咨詢,但從事心理咨詢必須具備此資格。
2、催眠治療: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及我國臺灣,催眠心理治療已被應用上百年,而且被證實是心理治療最直接、最徹底、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國內心理咨詢師隊伍中,只有極少數人懂得催眠治療。可以說,真正懂得運用催眠應用到心理治療中才算得上好的心理咨詢師。
3、全心全力:心理咨詢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綜合素質要求極高的工作,需要非常用心才能做得好。
心理咨詢是一種自動淘汰的行業,咨詢效果不好的咨詢師會因自己無法忍受而自動退出。在學校和醫院等單位也許可以濫竽充數,但在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必須靠絕對實力才能以心理咨詢作為職業。
4、直觀感覺:一個優秀的心理咨詢師,面談時會讓你感到安全、信任、溫暖、專業、有力量等。相反,如果面談時咨詢師令你感到壓抑、煩躁不安、討厭等不舒服的感覺,那么你可能就要找別的咨詢師了。 人的直覺非常重要,基本上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直覺。所以,正式咨詢前,你可以先見見咨詢師,或者電話交流一下,找到感覺了再開始咨詢。
5、不能“以價取人”:心理咨詢的收費高低不一,都是由咨詢機構或咨詢師本人定的,沒有統一標準,所以,收費標準并不代表咨詢效果。
由于心理咨詢的保密原則,令心理咨詢這個行業非常難以作宣傳,再好的咨詢效果也基本上只有個案和咨詢師知道,咨詢師不能說,個案也一般不愿意說。所以你可能很難聽到別人說某個咨詢師的咨詢效果很好,最多是從媒體上接觸到某個人,覺得他對人的心理有研究,說的話有道理,很出名。但會說大道理的人往往做不了心理治療。
6、看機構的網站:網站就象一個人的衣著,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內涵、心態、能力、水平。一個專業做心理咨詢的機構(而不是掛名心理咨詢實則做培訓或其他),都會有一個核心人物,是真正能做心理治療的,而機構網站的氛圍就會反映核心人物的綜合素質。從網站上,你也可以感覺到這家機構是不是真正做心理咨詢的,水平怎么樣。
7、咨詢師的咨詢范圍:心理咨詢不能不懂裝懂,一般都是有把握的咨詢范圍才敢對外說,比如說,一個沒把握治療恐懼的咨詢師,接到恐懼的個案咨詢師自己會感到恐懼害怕,所以咨詢師絕對不敢輕易接診不在自己能力范圍的個案。很多咨詢師都會說自己擅長某個領域,但其實,只擅長于某個領域就顯示他還很有局限,因為人的心理雖說沒有兩個人相同,但如果一個咨詢師能夠真正“用心”去感受個案,每一個個案都可被感受到。只要是個案自己愿意來咨詢的,一個真正有能力的咨詢師,都應該能幫到他,而不是區分他的問題是屬于哪個領域哪個范圍。也就是說,真正有能力的咨詢師應該是全能的,只要是屬于心理范圍的,什么人來都能幫助。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