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中的三大禁忌心理
個人原創
賴巧珍
發表時間:2015-06-18 20:37:07
1258
0
0

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疾病治療是擺脫精神痛苦折磨的最佳途徑。下面為你介紹一些影響心理病治療效果的常見因素,希望能給心理病患者帶來參考。
一、效果急于求成,心理病治療是艱難而漫長的,如果患者對此缺乏認識和沒有足夠的準備,陷入急于求成的誤區,治療就容易失敗。
二、治療過于浮躁,凡是媒體上宣傳過的,都要匆匆忙忙試一試,而每種療法又都是淺嘗輒止,忽視了調動患者本人的內在潛力和能動性。而調動患者本人的內在潛力和能動性,恰恰是心理治療的核心,也是治療取得療效的根本原因,如果忽視了核心和根本,心理病治療自然出不來。
三、過分依賴心理咨詢師,如果把心理病治療比做一次心靈手術的話,那么最合適、最理想的手術者并非心理醫生,而是心理病患者本人,心理醫生只是手術的助手和顧問,絕不能越俎代庖,否則,只會拔苗助長。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作者文章
怎樣運用心理學找回丟失的物品?
英國一家保險公司發布的一項有 3,000 位受訪者參加的調查顯示,受訪者平均每天把東西放錯位置 9 次,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每天平均花 15 分鐘找東西──手機、鑰匙、文件是他們最經常找的物品。
找不到東西
1798
1
0
心理咨詢與普通聊天的區別
在網上常見的對心理咨詢的誤解之一,就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僅僅是聊天開解,可能有些心理咨詢師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我的任務就是陪來訪者聊天。”因此有的人不免質疑:找朋友談話,聊天一樣能得到開解與安慰,而且還不花錢,為什么心理咨詢卻要收費,而且不便宜?甚至由此
614
0
0
給自己一點勇氣
有一位跨國公司老總,在一次員工大會上講述了他在美國留學打工時的求職經歷。
剛到美國時,他和許多中國留學生一樣,在未拿到美國人承認的文憑之前,只有靠體力在餐館、貨場打工來維持自己的學業。半年后,他對這種在美國最底層的打工生活感到厭倦和不滿,急切地想換換環境。
一天,他在報紙上
1474
0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