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結束來訪談話后,想起前幾日在網絡上看到的幾句話,覺得很契合,今天把它找出來分享給家長們。 如果前方有一條我曾經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執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愛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訴你不能去, 而是給你準備好最耐穿的鞋,備好雨傘, 告訴你第二個路口地很滑,第五條街道有小偷, 告訴你,去吧,回來家里有飯。
0 4
-
“生活里時刻都有挑戰,但是挑戰本身不會帶來痛苦,自我戰斗引發的內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一位公司一把手來訪說,近來和上下級關系不協調,工作不順利,自己很內耗。下屬不愿動腦筋,撥一撥動一動;副手表面合作,背地使壞;上級要求不能躺平,必須卷起來。自己年輕時在業務一線拼搏,現在好不容易到了不是業務條線的公司,更到了管理層,怎么越來越焦躁,完全不是自己當初的設想。 在之后的交流中,我們一起往回探查他當初的設想是什么,現在發生的事情為何讓他焦慮了,這期間他還是原來的那個他嗎?為何會被裹挾呢? 還是圍繞認知、情緒、行為,以及自我內耗上,交流探討了短短的30分鐘。能夠讓來訪的情緒從之前的焦躁不安到最后的平緩穩定,更有目標和方向感,我想自己的工作還是有價值的。
-
昨天結束來訪談話后,想起前幾日在網絡上看到的幾句話,覺得很契合,今天把它找出來分享給家長們。 如果前方有一條我曾經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執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愛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訴你不能去, 而是給你準備好最耐穿的鞋,備好雨傘, 告訴你第二個路口地很滑,第五條街道有小偷, 告訴你,去吧,回來家里有飯。
-
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原生家庭問題會帶給我們失控感、不穩定感和消耗感。這樣的原生家庭無法給我們滋養和賦能,還容易對我們建立及維持親密關系造成很大的影響。只有弄清楚這里面的關聯,我們才能更好地減少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并且更容易進入一段親密關系。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內在小孩”做些事情。只要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內在感受,去接納,去理解,去行動,去改變,就能解決原生家庭給我們所帶來的困擾,擺脫束縛。 時刻牢記,能改變我們人生的只有我們自己。
-
人生是一場關于體驗的旅程,讓神經松弛下來,才能體會到生活中的美好。 此時此刻,可以深呼吸,放松身體,這就是健康愛自己的開始。 --海藍博士 這讓我想起正念和正念冥想。正念被廣泛應用的領域:職場情商訓練、抑郁癥認知治療、青少年教育等等。 它來自宗教,但以去宗教化的語言,在美國主流業界開始盛行。正念練習,是有關如何使用和安放注意力的一種方法,不需要借助外在的東西,而只需要依靠你自己。通過練習提升專注力,激發潛能,找到和壓力相處的方式。 喬恩-卡巴金對正念的定義是:當我們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評判地放在當下的時候所產生或者涌現的那份覺知。 1有意的關注:需要有意地把注意力導向某一個對象或目標。 2非評判地態度:不是不能評判,而是對我們的評判有所覺察。 3理解當下:我們身心所體驗到的一切,內在體驗和外在感知。 正念冥想需要練習,形成習慣,再次復習下。
-
幾位二十七八歲的青年線下來訴說職業發展困擾,各有不同卻又不離其宗,我所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跳出圈外,多看自己已經擁有的資源、還可以繼續找到的資源,避免將眼光僅停留在他人已有的成就上。 接納和支持就已經足夠他們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和力量,他們的內心早就清楚自己該往哪里去。 為他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