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障礙。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后果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方面的問題。對于診斷來說,癥狀應在患者12歲之前出現、持續超過六個月、至少發生于兩種情境下(如學校、家中、休閑活動等)。兒童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此外,此病癥也跟其他心智障礙或藥物濫用有關。雖然此病癥(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會造成一些“障礙”,但很多過動癥者會對他們感興趣或認為有價值的任務保持持續的專注,此狀況被稱為過度專注。
盡管此病癥在小孩與青年的范圍中被大量的研究以及診斷,多數的例子中,仍然找不到精確的病因,他們認為基因的原因占了75%,在懷孕期間尼古丁的接觸也可能是一個導致病因的外部風險,似乎跟自律以及家庭風格沒有關系。依照《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的判據,約有5–7%的兒童確診,若依照《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的判據,則有1–2%確診。2015年估計全球有5110萬人受到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影響[9]。患病率主要會受到診斷方式及判斷基準不同所影響,男孩確診的比例是女孩的二倍以上,不過因為女孩的癥狀和男孩不同,因此常被忽略。兒童期診斷到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到30–50%會持續到成年,成年人約有2–5%會有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在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中,過動的情形可能會被“內在的不安寧”所取代。ADHD的癥狀可能不太容易和其他疾病的癥狀區分,也不太容易區分正常范圍的活力充沛以及過動的分界點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