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一般資料
1、人口學資料:孫X,男,38歲,某企業中層領導,未婚,與父母同住,父母(繼母)均為工薪階層,家庭和睦,家族無精神疾病歷史。
2、個人成長史:足月順產,發育正常,適齡入學,無重大軀體疾病史。兩個哥哥,一個弟弟(繼母所生)。初中時,有一天放學回家,沒帶鑰匙,在門口等爸爸回家,爸爸開門后,發現母親吊死在衛生間,母親由于第三者的插足而選擇了輕生。母親去世后,爸爸娶了繼母,求助者與繼母關系良好。在讀高中時,談有一個女朋友,和女朋友交往過程中,寫有一封信,提到希望女友不要總為一些小事而亂發脾氣等。令人想不到的是,女友不久后自殺了,留有一封遺書,其中提及到信件的內容。除了這兩件事情外,求助者在同事,父母眼里,是一個陽光運動,愛好廣泛的人,除了婚姻之外,其他的都很正常,健康。是一個孝順父母,工作努力,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
3、目前狀態:
(1) 精神狀態:焦慮不安,煩躁,易激惹。意識清楚,自知力完整,有明確求助要求。
(2) 身體狀態:睡眠差,食欲下降。經檢查,無軀體疾病。
(3) 社會功能:工作效率下降。
4、測驗結果:焦慮自評量表(SAS):標準分62分。
二、 主訴和個人陳述
1、主訴:近一個多月來,焦慮不安,煩躁,易激惹。睡眠差,食欲下降。工作效率下降。
2、個人陳訴:在我初中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沒帶鑰匙,在門口等著爸爸回家,爸爸趕到后,開門進屋,發現媽媽吊死在衛生間,我當場嚇的哇哇大哭,自此這個場景常常出現在我腦海中,不肯離去。母親由于第三者的插足而選擇了輕生。母親去世后,爸爸娶了繼母,繼母人還不錯,與繼母關系良好。在讀高中時,談有一個女朋友,和女朋友交往過程中,寫有一封信,提到希望女友不要總為一些小事而亂發脾氣等。令人想不到的是,女友不久后自殺了,留有一封遺書,其中一段提及到信件的內容。我感覺很沮喪,雖然后來她父母說,也是她個性原因造成的結果,其實不能怪我,但我總覺得心里還是非常的內疚。我性格有些偏內向,不太愛說話,但我熱愛生活,喜歡運動,學習也優異,工作也能勝任,和同事在一起相處也很愉快。本來覺得這樣一個人過一輩子也不錯,我喜歡攝影,喜歡旅游,我覺得這兩樣占據了我大部分的業余生活,過的也很充實。但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在周圍朋友同事的關心下,我逐漸感覺到一個人的孤獨,也覺得需要成立一個家庭,過正常人的婚姻生活,生一個孩子,撫養他一點點長大…這時候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女朋友,她人很好,善良,溫柔賢惠,我相信她會是一個好妻子,有時候想,和她結婚算了,應該會和多數人一樣,過著平淡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又想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松,何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結婚太麻煩了,還是做戀人比較好,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心理負擔。一個人生活慣了,總是怕兩個人生活太多束縛.想法總是徘徊來徘徊去的, 內心很矛盾.其實過去的經歷確實對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包括愛情觀,婚姻觀.但我現在想,也許那也只是部分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不是還在于我的性格,我是一個向往自由的人,我害怕婚姻的束縛.我們交往了三年,感情也很穩定,從去年開始,她就開始暗示我娶她,我一直在找各種理由逃避.她不明白我的態度為什么是這樣,開始懷疑我對她的感情是否是真的。前段時間她提出和我分手,我感到很痛苦,其實我是真的愛她,我知道她是對我下最后通牒.但是,我一想到真的要結婚,心里就很亂,內心對未來婚姻的不確定性感到恐慌,緊張不安。上班的時候總是心神不定,開會時,領導講話,幾次點我的名字我都沒有聽到,常常心不在焉.因此近一個多月領導批評了好幾次,嚴重影響到了我在領導眼里的印象和我將來的前途.我實在是沒有辦法,所以找到您,看您是否能幫助我走出目前的困境。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1、父親主訴:他媽媽的去世,造成了孩子的少言寡語.但是,從小學習很認真努力,不用太多的操心,而且從小熱愛運動,同學們相處也還很好.孝順,懂事.雖然后來我再婚了,但孩子對此也沒有什么異議,而且和他后媽相處還是蠻愉快的,這孩子很單純,沒什么心眼.但是沒想到,在婚姻問題上,才發現去過的陰影還是對他有這么大的影響,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引導他…
2、咨詢師觀察到的情況:該求助者自己前來,儀表堂堂,衣著整潔,面容略顯憔悴,神情凝重,焦慮不安,敘述情況條理清楚,回答切題,思維反映適度,希望改善自己目前的心境狀況。
四、評估與診斷
(一) 評估
根據求助者主訴、父親反映和咨詢師觀察了解的情況,三者相互印證,可以證明本案例材料來源真實可靠。
根據對臨床資料的搜集,該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思維清晰;性格偏內向,愛好廣泛包括攝影及體育運動。人格相對穩定,沒有軀體疾病。根據心理健康評估的十項指標,該求助者整體心理健康狀態屬于正常范圍,但健康水平較差。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認知上存在錯誤的觀念,情緒焦慮、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問題引發的軀體癥狀表現為:心慌,食欲下降,入睡困難。病程一個半月。
(二)診斷
1、診斷結果:對該求助者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2、診斷依據:
(1)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知情意協調一致,主客觀世界統一,個性相對穩定,自知力完整,主動就醫,并且沒有幻覺,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該求助者的癥狀表現(如焦慮、煩躁、易激惹等)時間有一個半月,不足兩個月,精神痛苦程度不是很強烈,沒有影響邏輯思維,對社會功能造成了損害但不嚴重,內容尚未泛化.可見,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是很嚴重,時間也不長,可以排除神經癥和嚴重心理問題。
(3)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是由明顯的現實問題(女朋友逼婚,否則要分手)激發的,表現出焦慮,煩躁,易激惹等癥狀.從嚴重程度標準看,該求助者的反應強度不甚強烈,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無回避和泛化,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從病程標準看,病程不足兩個月.思維合乎邏輯,人格無異常.可以對該求助者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4)心理測驗結果支持本診斷。
3、鑒別診斷:
a) 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精神病的特點是知情意不統一,沒有自知力,不主動就醫,伴有幻覺,妄想,行為異常等癥狀.該求助者知情意協調,一致,有自知力,主動就醫,無幻覺,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b) 與焦慮性神經癥相鑒別:焦慮性神經癥在癥狀表現上主要是焦慮,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決,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問題出現泛化和回避,反應也與初始事件本身不相關,持續時間大于三個月或半年.該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和社會功能受損程度并不嚴重,病程不足三個月,根據許又新教授的標準評分不足6分,問題也沒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
c) 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反應強度強烈,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兩個月.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也沒有泛化,持續時間尚不足兩個月,因此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4、病因分析
(2)生物學因素:求助者雖然已經過了適婚年齡,但是性取向正常,珍惜和女朋友的感情,但是害怕承擔責任,對不確定的婚姻生活感到恐慌。
(3) 社會性因素:求助者生活中存在負性生活事件:母親由于與父親的感情問題早早離世,女朋友由于性格等問題選擇自殺.周圍兩個曾經最親的女人對他內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讓其對感情及婚姻生活產生懷疑的態度。
(4) 心理因素:求助者對婚姻存在不良認知:如“認為婚姻生活對自己是一種束縛”、“害怕婚姻生活的平淡乏味造成感情破裂”,“害怕自己的婚姻像父母的婚姻一樣失敗”等;性格內向,不善于溝通,渴望自由的生活,對婚姻有一種消極的認識。
總之,求助者早年的生活經歷造成了其對感情及婚姻的消極認識,總是“認為婚姻生活對自己是一種束縛”、“害怕婚姻生活的平淡乏味造成感情破裂,又麻煩””害怕和父母一樣有不幸的婚姻經歷”等,又加上求助者生性偏內向,不善言辭,不善溝通。一個人生活慣了,很滿足于目前的狀態而不愿改變,或者說害怕改變。但是,求助者性取向正常,有正常的感情需求,感覺到女朋友要離開自己的時候非常痛苦,內心還是希望對方能夠留下來。但是又害怕承諾,害怕步入婚姻。因此內心產生了比較強烈的沖突,引發了焦慮,煩躁,易激惹情緒。
五、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
1、咨詢目標:依據以上的評估和診斷,經與求助者協商,初步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1)、近期目標:消除求助者因女朋友提出結婚或分手而引起的焦慮,煩躁,易激惹的情緒,改變求助者對婚姻的錯誤認知。
(2)、長期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形成積極的婚姻觀念.提高有效處理婚姻關系的能力及適應能力.促進將來婚姻的美滿幸福。
2、咨詢方案
咨詢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建立咨詢關系,收集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首先幫助求助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其不良認知;其次消除其對婚姻的恐懼心理。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束階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詢中學到的東西運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斷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咨詢方法
主要咨詢方法與適用原則:認知療法,系統脫敏法。
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思維的方法來改變不良的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轉變不合理認知,此法尤其適合那些被囚禁在負性記憶陰影中而遲遲無法獲釋的求助者。系統脫敏療法是讓一個原可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復暴露,同時讓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對抗,從而使這一刺激逐漸失去了引起焦慮作用;此法可結合放松訓練來進行。
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外在表現為對婚姻的恐懼,內在卻是由于早年的經歷影響個人的感情觀、婚姻觀等認知因素造成的,焦慮行為的不斷重復和強化,反過來又加劇了認知和個性的偏差.此例求助者宜采用操作性,目標性,時效性強的認知療法和系統脫敏法加以矯正。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以及年齡和知識層次也都比較適合采用上述咨詢方法。
4,雙方各自的特定責任、權利、義務
求助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
(1) 向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材料;
(2) 積極主動地與咨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 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
權利
(1) 有權利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業資格;
(2) 有權利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3) 有權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咨詢師;
(4) 有權利提出轉介或終止咨詢;
(5) 對咨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義務
(1) 遵守咨詢機構的相關規定;
(2)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3) 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咨詢師。
咨詢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
(1) 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2) 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3) 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
權利
(1) 有權利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
(2) 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
(3) 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有權利提出轉介或終止咨詢。
義務
(1) 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營業執照和執業資格等相關證件;
(2) 遵守咨詢機構的有關規定;
(3)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4) 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
六、咨詢過程
1、 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
第一次咨詢:
目的:收集資料,建立咨詢關系,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
方法:在咨詢開始時,充分尊重求助者,用開放性問題收集求助者的詳細資料;通過傾聽、共情、無條件地積極關注,讓求助者盡情傾訴,與其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完成心理測驗。
2、 咨詢階段
(1) 分析問題
第二次咨詢
目的:
a、加深咨詢關系。
B、認識其不良的認知模式。
方法:與求助者從生物、社會、心理等方面探討其產生婚姻恐懼癥的原因,布置家庭作業:
a、再現事件,找出當初母親自殺時及以后的內心想法及身體、情緒的變化,越細越好;找出當初女朋友自殺時及以后的內心想法及身體、情緒的變化,越細越好。
B、找出婚姻生活帶來的十個好處,寫在紙上,每天大聲朗讀5遍。
(2)治療的實施
第三次咨詢:
目的:
a、打破獨身主義傾向,建立積極的婚姻觀。
B、學會放松。
方法:會談、認知療法、行為放松訓練、積極暗示。
反饋咨詢作業:當求助者得知女朋友要和自己攤牌,不能結婚就要分手的時候,心里發慌,拿不定主意。求助者說找出結婚的十大好處很難,讓求助者去問問周圍的同事,找那些婚姻幸福的人,只談婚姻的好處和為什么感覺婚姻生活很幸福。結果,很快的找到了結婚的十個好處。發現,原來結婚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認知重建:幫求助者識別造成婚姻恐懼的消極思維,識別緊隨消極思維之后的問題行為,幫助求助者制止這些消極思維,并建立理想的或積極的思維。如“結婚的好處是得到了很多屬于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的妻子、孩子、家庭,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許多關系。”、“婚姻生活,飲食起居有規律,有愛人關心,溫馨,踏實。”、“有了婚姻可以理所當然的要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等。
行為放松訓練:在咨詢師的指導下練習肌肉漸進性放松訓練,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頭部、軀干、腿部的順序,先緊張,后放松的方法,通過了解緊張與放松的不同,最終體會全身放松的狀態。無論何時,當出現緊張狀態時,都去想放松,通過肌肉的行為放松從而達到心理放松。
布置家庭作業:
a,繼續大聲朗誦結婚的十大好處并積極體會;
b,回去后按照咨詢師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訓練1-2次,以達到2-3分鐘內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四次咨詢:
目的:
a、鞏固認知重建結果。
B、構建焦慮事件等級,并開始實施系統脫敏。
方法:會談、系統脫敏法、積極暗示。
過程:找出求助者認為因婚姻造成不好的事件,按恐懼程度輕重的順序排列,焦慮程度根據0-100單位計。最終跟求助者共同商定建立的焦慮等級為8級,如下:
級別 | 事件 | 焦慮分數 |
1 | 想到馬上要結婚 | 10 |
2 | 想到晚上要應酬很晚妻子臉色很難看 | 20 |
3 | 想到孩子的哭鬧聲而睡不好覺 | 30 |
4 | 想到為了家庭而推掉朋友的聚會 | 45 |
5 | 想到孩子很小而不能做旅行的計劃 | 60 |
6 | 想到因妻子的壞脾氣而鬧的不愉快 | 75 |
7 | 想到孩子上學妻子一天天老去而無味的生活還要繼續 | 90 |
8 | 想到因為婚外戀或感情破裂而鬧離婚 | 100 |
家庭作業:依據設計的焦慮等級,讓求助者回家做默想練習,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
第五次至八次咨詢:系統脫敏治療
分為兩個過程:
a、默想脫敏。
按照以上建立的焦慮等級逐步脫敏,通過默想喚起求助者對婚姻的焦慮狀態,評估焦慮水平,然后運用放松技術進入放松狀態,再次評估焦慮水平,在想象中反復呈現情景,直到焦慮程度降為0,一次治療可以推進幾個等級,經過4次的脫敏治療,求助者在想象婚姻生活時不再感到焦慮緊張。
B、實際情景演練
在默想訓練達到目的后,由女朋友配合進行實際情景演練,觀察求助者的焦慮反應,在每一個具體的情景中,如果求助者出現焦慮反應,則就地進行放松訓練,達到完全放松狀態時再進入下一個情景。
3、 鞏固與結束階段
第九次咨詢,對前面的咨詢過程進行總結,請求助者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并總結整個咨詢過程中求助者獲得了哪些進步。
七、咨詢效果評估
1、 求助者癥狀的改善:想到婚姻不再感到恐懼了。
2、 女朋友的評價:已經主動求婚。
3、 父母的評價:向父母提出打算結婚的想法。
4、 治療后心理測驗的結果:做SAS測驗,標準分45分。
5、 咨詢師的評估:半年后電話隨訪,孫X已經結婚1個月,兩口子的生活其樂融融,在父母家附近買了一套房子,平時是兩人世界,周末一起回家看望父母。一家人過著非常幸福平和的生活,并且在明年計劃要寶寶,享受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