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期,尤其是孩子在一二年級,要想以后孩子能夠獨立學習,父母不愁,在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上要好好下工夫。但如果孩子養成失敗,在“好、中、差”的區分中處于劣勢,家長們也不用著急,我們還有行為塑造和消除的辦法幫你完成讓“差生孩子”的逆襲。
一、差生差在哪里?
幼兒園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導致小學一年級,有的孩子出現學習明顯跟不上的情況。很多“差生”媽媽對孩子語文不好,數學不會,作業拖延等問題。家長們要淡定,不能輕易否定孩子,將他們定義為“差生”。孩子表現不好,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提前學知識,“起跑線”上落后一大截;另一方面,是孩子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一下子很難適應小學生活。
1、低年級段適當陪讀
小學新生,要不要陪讀?這個話題存在一定爭議。站在家長角度,一些媽媽認為,在低年級階段,適當陪讀是必要的,關鍵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些家長總結了常見的陪讀誤區。第一,過于緊逼。孩子做作業時,有的父母就坐在身旁,盯著看。 孩子邊做,他們邊催促:“你動作怎么這么慢”,“這道題算錯了,你沒發現嗎”……結果容易給孩子造成緊張情緒,始終在一種壓力狀態下做作業,久而久之會厭 煩甚至抗拒。第二,包辦代替。有的家長本身是急性子,而孩子是慢性子,在孩子咬筆頭想問題時,一些媽媽就搶在孩子前面,直接報出了答案。孩子默寫時,有的家長嫌他們動作慢,甚至還會幫助他們書寫。第三,完美主義。這部分媽媽對孩子要求很高,容不下孩子在作業中的一點錯誤。孩子做完作業后,她們第一時間檢 查,讓孩子更正,堅持將作業中完美的一面交給老師。久而久之,孩子容易養成依賴心理,做題時不用心,他們覺得“反正媽媽會檢查”。甚至因為媽媽的過度要求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樂趣。
正確的陪讀應該著力培養孩子的規矩和習慣。家長可以規定:放學后回家,第一時間完成作業,有剩余時間才能看電視、玩游戲等,讓孩子從小學會規劃時間,提高效率,而不是讓孩子娛樂之后,再做作業,這樣不僅要收心,還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另外,低年級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必守在旁邊,可在屋內看報、讀書、寫作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作業結束時,家長可讓孩子自己學會檢查一遍,養成良好習慣,再進行把關。
2、維護孩子的自信
孩子暫時的落后并不可怕,但如果自信心丟了,后果十分可怕。“差生”媽媽們總結,對孩子來說,自信心非常重要。在學校,孩子成績落后,受到的批評已經很多。回家后,家長們應該多鼓勵,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其實孩子并不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只是他們的自信心被一再打擊,有時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從那以后,他們改變方式,不再說 "你怎么這么差”、“你沒救了”等打擊性話語,而是就事論事評價“今天作業完成一般,繼續加油”等。對于孩子的一點小進步,他們會表揚,比如 "今天的字比昨天整潔一些”,“這次期末考試比上次提高了5名,不錯”等。
家長們提醒,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孩子成績不佳時,家長要保護好自信。特別是對于落后的孩子來說,應該多鼓勵,多陪伴,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而不是一味苛責。這樣,孩子學習和進步就有動力。
3、放棄嘮叨“別人家的孩子”
教育專家指出,對很多家長來說,都有一種“比較病”。在他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最好的。對于 "差生”媽媽來說,“別人家的孩子”更是經常掛在嘴邊,反復的嘮叨其實對孩子進步無益。
在鹽湖城冬奧會期間,中國某個代表團到一所美國小學參觀,該團團長準備了一對玩具小熊貓作禮物,并說明一只送給最優秀的男孩,另一只送給最優秀的女孩。可是沒想到美國小學校長為難地告訴代表團團長,他們的學生中有體育運動最棒的,有某科目成績最好的,有最幽默的,有做義工服務時間最長的,他們無法用統一標準來判定誰最優秀。
確實,每個人的天賦秉性不同,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如同每個人的手指各有長短,孩子們有其擅長的一面,也有不足之處。家長們更不能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家的孩子”的長處相比。特別是“差生”媽媽們,更應該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他們客觀評價,這樣才 能幫助和指導孩子不斷進步。
4、哪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1、記憶。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明確時間概念,注意力一定好。將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系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2、閱讀。堅持閱讀,開拓思想,終身受益。
3、演講。讓孩子學會整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演講是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
4、書寫。寫作是表達的一種方式,經常寫作,整理思緒,為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5、傾聽和思考。學會傾聽,自主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并發表自己見解。
6、制訂計劃。學會制訂目標和計劃,更能認清自己的學習狀況,并加以改善。
7、時間管理。學會時間管理,也是學習的基礎。對小學生而言,家長幫助他們養成復習、預習、做作業等良好學習習慣,善于分配時間,提高效率。
8、自主學習。學習興趣濃厚,有內在的學習動力,愿意主動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作為家長需要正確教育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搭建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在逆境中樹立良好的心態,培養孩子直面挫折落后的事實,正視暫時的失敗,培養孩子戰勝自我的勇氣與意志力,鼓勵孩子日常積累,循序漸進,追趕逆襲。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