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水瑤馬上就1歲3個月了。
口水瑤正在慢慢長大。
和口水瑤同時成長的,還有口水瑤的媽媽。
說起口水瑤媽媽的成長,其中有一部分得歸功于口水瑤。下面這個故事,就是口水瑤如何啟發她媽媽的故事。
口水瑤在12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學走路,媽媽干活沒時間理她,她那向上成長的力量簡直勢不可擋,不得停歇,不是去用手摸摸這個,就是摸摸那個,在她的世界里,任何的東西都是她的玩具,都可以成為她探索的對象。
口水瑤似乎很清楚她每一個階段要做的事情,就像7個月她就練習坐,8個月練習爬,9個月站立,10個月就每天自己扶著床桿練起立和蹲下。到了12個月的時候,她就開始松開床桿,嘗試走幾步,嘗試自己邁步......
松手和邁步的練習,口水瑤很聰明地選擇在床上進行。一開始,口水瑤先扶著床頭的欄桿讓自己站起來,等站穩后,再小心翼翼地先松開一只手,然后,再慢慢將另外一只手松開,最后定格在那里,看看自己能站多久,一感覺自己要倒了就立刻向前傾,用雙手迅速地抓住床桿。
如此數次后,口水瑤開始能松開雙手站穩一小會了。就在此時,我有一個大發現,口水瑤會高興地為自己鼓掌,以后的每一點滴成長,她都會樂呵呵地為自己鼓掌。不管她媽媽有沒有看見,或者有沒有其他人為她的成長喝彩,她每進步一點點,都為自己鼓掌。
待口水瑤會自己站穩的時候,口水瑤就開始在床上自行學習走路了。媽媽總是習慣了在她做事的時候,在一旁看著,不說話,不行動,只是安靜好奇的看著,等待她的吩咐。因為通常她若有需要,便會將她的小手遞給媽媽。
看著她一小步一小步,搖搖晃晃地前進,覺得很可愛、有趣。當她摔倒時,媽媽正在害怕、擔心之時,她卻瞬間站起來打消媽媽的擔心,繼續毫無畏懼地練習。
這讓口水瑤的媽媽開始佩服她,可最讓人佩服的是,她一連摔了幾次,走一兩步摔倒,站起繼續走,繼續摔倒,繼續站起來,如此多次,口水瑤依舊樂呵呵地往前走,像什么事情也沒發生一樣。
剎那間,媽媽從孩子身上看到一種力量,一種勇敢直前的力量,努力向上成長的力量。不怕摔,不怕痛,不哭鬧,即便是經歷挫折,也微微一笑,繼續前進......
這種練習里,讓口水瑤的媽媽看到了一個穩定的金剛結構,她沒有言語,只是用她的行動演繹著。動力溝通強調重行動但不重語言,孩子或許就是天生的行動家。
若人的一生,都如嬰兒般的行動,人生的旅途將不留遺憾。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