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小常識】抑郁了,找醫生還是心理咨詢師?
原創首發
國暉
發表時間:2020-04-27 14:43:01
3683
7
51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詢師國暉。有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惑,“我抑郁了,是去看醫生,還是去做心理咨詢呢?”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區分兩組容易混淆的概念。
第一組是,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咨詢師。精神科醫生有診斷和處方權,針對嚴重精神疾病,以藥物和物理手段的治療為主,目的是快速緩解臨床癥狀;而心理咨詢師沒有診斷和處方權,針對普通大眾的輕度心理困擾或日常煩惱,以談話干預為主,目的是調整思維、情緒和行為模式,提升幸福感。精神科醫生如果接受過心理學的系統訓練,可以開展心理咨詢服務,但是,心理咨詢師缺少醫學背景,是不可以開展治療工作的。所以,大家要擦亮慧眼,不要被非法從醫者給忽悠了。
第二組是,抑郁與抑郁癥。很多人口中的“抑郁”,其實只是指情緒上的失落、悲傷、煩悶等不良的主觀感受,統稱“不開心”,但是仍然可以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社交。而抑郁癥,是一個醫學用語,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臨床診斷標準,例如病程長、痛苦感強烈、對日常生活的破壞性大等等,只有精神科醫生才有資格給你下這個結論。所以,沒有弄清概念之前,要謹慎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簽。??
綜上所述,如果只是有一些抑郁的感受,生活還能正常運轉,直接找心理咨詢師就OK;但如果感到很痛苦,吃不下、睡不好,嚴重干擾到生活秩序,甚至有了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沖動,一定要先去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掛個號。如果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就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服藥和接受治療。這個時候,心理咨詢還可以作為輔助手段,配合干預,效果會更好。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7人已踩
51人已贊
作者文章
【心理咨詢小常識】什么時候可以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
文章探討了心理咨詢的常見誤解,指出心理咨詢不僅適用于嚴重心理疾病患者,也適用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和危機。文章列舉了情緒、行為、認知和軀體層面的癥狀信號,以及人生議題進展不順時的求助時機,強調心理咨詢對心靈成長的重要性。
2076
15
1
【心理咨詢小常識】抑郁了,找醫生還是心理咨詢師?
本文由心理咨詢師國暉撰寫,詳細解釋了抑郁與抑郁癥的區別,以及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咨詢師的不同職責。文章指導讀者在面對心理困擾時如何選擇合適的專業幫助,并強調了正確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3683
51
7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