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學習長壽秘訣,優雅健康得老去

學習長壽秘訣,優雅健康得老去
個人原創 李麗李麗 發表時間:2020-10-25 19:21:03 1065 2 15

臺州臨海市桃渚鎮老廠基村,幾乎已經是臨海陸地的最東面。畢女在這個村子里已經居住了113年,她是目前浙江省最長壽的老人。

1.jpg?

圖片攝于2018年

畢女出生于1907年,當時是清光緒三十三年。她出生在貧寒的家庭,14歲那年,母親去世了。后媽進門后,很快將她打發到李家做童養媳。

丈夫比她大10多歲,老人生第一個孩子時,已經34歲了。因為多年未生育,老人家年輕時被婆婆視為眼中釘。

自34歲生下大兒子后,老人開始連續生養。孩子存活了5個,3個兒子,2個女兒。2個女兒都嫁在三門,兒子們都生活在鎮上。

老人生小兒子時,已經50歲了。在沒有輔助生育手段的從前,簡直是生育奇跡。

老人58歲那年,丈夫去世,畢女一個人帶著5個孩子過日子,最小的才8歲,家里的經濟幾乎全靠她支撐。

老人的5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兒子是楊彩菊的丈夫。現在,老人也正是和小兒子一家住在一起。

兒媳楊彩菊說,她和丈夫在鎮上的市場開副食品店,兩口子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去守店,陪老人的時間就少了。在她的印象當中,婆婆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也喜歡和人聊天,喜歡看戲,105歲后,不怎么出去了,但喜歡人家上門聊天。

老人家生活起居很有規律,堅持早睡早起,每天晚上7點多就睡覺,早上6點多就起床。

這段時間,橘子熟了,酸酸甜甜的味道,老人喜歡。飯前飯后,總要吃上幾個。看著老人吃得歡喜,楊彩菊還特地拍了一段視頻。但怕生冷的東西吃多了,對腸胃不好,家人勸老人少吃點,一天不要超過3個,老人像孩子一樣不開心。

楊彩菊說老人身體、精神狀態都不錯,感覺比自己90歲的老爸看起來都要年輕。

看到老奶奶身體這么好,我們也祝愿老奶奶幸福健康。

長壽是每個人的向往!但是,如何才能長壽呢?

2020年1月,斯坦福大學兒科、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前斯坦福醫學院院長Philip Pizzo博士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分享了他對21世紀長壽之道的思考。

2.png

Philip Pizzo博士指出,過早死亡只有很少一部分可歸因于遺傳,而社會環境以及行為和生活方式等,都是死亡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非常多疾病的遺傳風險因素,都可以通過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而得到改善。

因此,想要長壽,其實有跡可循。

01

保持良好心態

《黃帝內經》:“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醫病先醫“心”。

現代醫學發現:癌癥、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這三點一線形成了人體的應激反應中心。碰到危機時,它們分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體中的各種“資源”被重新調配,減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給,將重心放到心臟的供血和肌肉的運動中去。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

如果人是快樂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松,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02

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追求長壽的路上,很多人最大的阻礙就是各種慢性疾病。當下,造成死亡最多的前兩位就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每年導致全球超過2600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總人數的近50%。

而我們都知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慢性疾病高發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所以說,想要延長壽命,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2018年,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胡丙長(Frank B. Hu)教授帶領團隊在美國心臟協會官方雜志《循環》上發表研究指出,堅持不吸煙、維持健康體重(BMI在18.5-24.9 kg /m2范圍內)、堅持運動(平均每天≥30分鐘的中度或劇烈活動,包括快走)、健康飲食(多攝入蔬菜、水果、堅果、全谷物、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長鏈ω-3脂肪酸;少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含糖甜飲料、反式脂肪酸和鈉)等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將50歲后的預期壽命延長超過10年!其中女性能夠延長14.0年,而男性則可延長12.2年。

3.jpg

 

03

教育程度、經濟水平

教育程度以及經濟水平也是壽命長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2019年9月,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PURE)研究對全球21個國家數據分析的結果也顯示,75%的死亡與12個危險因素有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教育程度低(12.5%)。

而且教育程度低、經濟水平差的人,往往社會保障低,飲食質量低,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多,以及自我約束力更差等,因此,會影響壽命。這項分析的首席研究員,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Salim Yusuf教授指出,“一直以來,教育的影響對于死亡的影響可能被低估了。教育程度是社會經濟地位的標志,但同時也可能反映了自我健康管理、獲取醫療服務的能力。”

 

04

參與社交活動

社交活動也對壽命的長短起到一定的作用。

社交活動會減少我們的孤獨感,同時還會增加被認同感,降低患抑郁、老年癡呆的風險。

2019年,一項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美國佐治亞大學共同參與發表在《社會科學與醫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參與社交活動對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能夠降低他們抑郁的風險。還有同類研究顯示,積極的社交關系與生存率提高50%相關,社交孤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9%,中風風險增加32%。

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成年人,體育運動、社交俱樂部以及朋友聚會等各類的社交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對于老年人,則更需要多參與社交活動。

社交類活動不僅使得老人接受刺激,保持心智活躍,還能給予老人情感慰藉和社會支持,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積極情緒。比如:上老年大學;參加手工班;多和年輕人聊天,交流,接觸新的事物、文化和語言,都可增進身心健康。

 

05

生活要有目標

此外,生活中具有更強的目標感,也與降低死亡率呈相關性。

一項對40~90歲的人群追蹤調查的結果發現,沒有明確生活目標與有明確生活目標相比,病死或自殺的人數高一倍,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也多了一倍。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教授2015年5月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生活有目標,長壽幾率高,是有根據的。想要健康就要實現心理健康,其中學會追求至關重要。因為有一個追求的目標,一切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服務,那么周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為然了,不良的情緒也更容易控制。如缺少生活目標所導致的憂慮、懼怕、怯懦、嫉妒和憎恨等不良情緒若長期持續,對身體危害很大。

而所謂的有目標,并不需要很大,可以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比如多久讀完一本書、比如老人要帶大孫子… …只要積極尋找有意義的目標,并不斷調整、為自己尋找新的精神目標。

在人生各個階段,這5點都對延長壽命、減少患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想要實現并不難,比如讓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不吸煙酗酒、不熬夜、給自己設置個小目標... ...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讓自己活得更久一點!

4.jpg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2人已踩 15人已贊
相關閱讀更多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短视频在线高清hd|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皇后羞辱打开双腿调教h|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91啦在线视频| 天天操狠狠操夜夜操|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下|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国产色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99久9在线|免费| 女性一级全黄生活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日本wwwxxxxx|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 2020欧美极品hd18| 在线日韩理论午夜中文电影|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2018在线观看| 国产露出调教91|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夫妇野外交换hd中文小说|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中国|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77777|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fuli在线观看| 欧美乱子伦videos|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欧美高清video|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色吊丝av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