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三年,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影響是什么
編譯首發
周英偉
發表時間:2022-11-23 08:55:46
1957
1
3

一直覺得疫情三年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巨大。那些三年來都圈在高校的大學生或是一直網課的孩子,以及剛出生的孩子。都喪失了一段人生最寶貴的體驗。從事的危機干預熱線工作也經常接到抑郁焦慮相關咨詢,職場壓力、青少年學習壓力居多。男女各階段都有困惑。因此關注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11月19日,第二屆世界衛生健康論壇開幕。疫情背景下,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了這次論壇的關注內容。在當天的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帶來的精神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兒童心理疾病越來越多,特別是疫情以后,兒童的心理問題明顯增加。
之前他接受采訪時也說到新冠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將持續20年。并出了一份數據,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新增超過7000萬抑郁癥患者,9000萬焦慮癥患者,數億人出現失眠障礙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郁的發病率大幅增加了25%。

持同樣觀點的清華大學教授彭凱平接受采訪說:“疫情造成的次生災害排第一位的是糖尿病,它把死亡增加了80%。排第二位的是自殺。因為這個封閉疫情造成的生活方式的改變。
大規模暫停社會活動造成了社會隔離,在一開始我們調查了社會心理的適應情況,做了兩個大規模的調查,一個是2021年11月份在新華社幫助下,調查了三十多萬中國的中小學生,發現心理問題的傷害上升很多,孩子們“四無”——學習無動力,沒有家長和老師逼著孩子們就不愛讀書;對真實世界無興趣,沉迷于游戲、各種社交媒體,對真實的人和事情沒有興趣;第三,社交無能力;最后,對生命價值無感受。
我們下一代受到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大,青春三年時光在疫情中度過,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從來沒經歷過的一個悲劇,焦慮、抑郁、情緒失控、自殺現象都在上升。”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11月19日,第二屆世界衛生健康論壇開幕。疫情背景下,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了這次論壇的關注內容。在當天的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帶來的精神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兒童心理疾病越來越多,特別是疫情以后,兒童的心理問題明顯增加。
之前他接受采訪時也說到新冠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將持續20年。并出了一份數據,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新增超過7000萬抑郁癥患者,9000萬焦慮癥患者,數億人出現失眠障礙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郁的發病率大幅增加了25%。

持同樣觀點的清華大學教授彭凱平接受采訪說:“疫情造成的次生災害排第一位的是糖尿病,它把死亡增加了80%。排第二位的是自殺。因為這個封閉疫情造成的生活方式的改變。
大規模暫停社會活動造成了社會隔離,在一開始我們調查了社會心理的適應情況,做了兩個大規模的調查,一個是2021年11月份在新華社幫助下,調查了三十多萬中國的中小學生,發現心理問題的傷害上升很多,孩子們“四無”——學習無動力,沒有家長和老師逼著孩子們就不愛讀書;對真實世界無興趣,沉迷于游戲、各種社交媒體,對真實的人和事情沒有興趣;第三,社交無能力;最后,對生命價值無感受。
我們下一代受到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大,青春三年時光在疫情中度過,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從來沒經歷過的一個悲劇,焦慮、抑郁、情緒失控、自殺現象都在上升。”

1人已踩
3人已贊
0長程個案
55%
極高
續單率
66咨詢時
1.48
性價比
29原創文章
作者文章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誰在為女性主體性喪失買單?\n這部電影沒有女性愿意再看第二邊,象國內余男的<萬箭穿心>一樣,寫盡小人物的掙扎和倔強。
文章深入分析了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的悲劇命運,探討了原生家庭、男權社會對女性自我認同的影響,并提出了從'被愛'到'自愛'的救贖路徑。通過心理學和女性主義視角,揭示了女性在追求愛與被認可過程中的結構性困境。
208
2
0
脫單難,完美主義者如何打破全能自戀的繭房
本文從心理咨詢視角深入分析了高社會經濟地位人群的戀愛困境,揭示其背后的全能自戀防御機制和完美主義繭房現象。通過三階干預模型(認知解凍、情感解綁、關系重構)系統性地破解自戀防御,幫助來訪者建立真實情感連接。文章詳細闡述了病理機制、技術難點和療效評估維度,為專業咨詢提供實踐指導。
1095
1
0
如何破解大齡青年的婚戀困局
本文從心理學角度深入分析了大齡單身人士營造單身人設的心理動因,探討了社會壓力、自我認同危機、人際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并提出了健康發展的建議。文章結合存在主義和發展心理學理論,為讀者提供了深刻的見解。
1230
0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