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識別青少年抑郁的先兆: 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自殺,而六成自殺的青少年曾患有抑郁癥!
轉載文章
周英偉
發表時間:2023-02-02 15:20:05
1470
0
4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曾于2021年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科普接受采訪時介紹,有文獻顯示,對于我國5個省市(北京、遼寧、江蘇、四川、湖南)的調查研究發現,6~16歲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的患病率是2.3%,女童的患病率高于男童,經濟發達地區患病率高于經濟發展的地區。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
“中國人常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現代孩子面臨的壓力不比成人小?!辈軕c久教授提醒,少兒抑郁的危害比成人的危害更嚴重,除了給孩子本身帶來痛苦,還會對孩子的學校功能,家庭的功能及社會交往、社會心理的發展產生一系列影響,其中最極端的后果是自殺。
“中國每年約有10萬的青少年死于自殺,有14%~20%的青少年,在過去的一年中曾經出現過自殺的觀念。而六成自殺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癥。據晴日心理科普,抑郁癥雖然隱蔽性強,但也有一定的跡象。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觀察和警惕:
一、抑郁癥的患者往往容易在深夜、獨處時痛哭。父母可在這個時段多加觀察,或者結合是否有擦淚紙巾、枕頭淚漬等跡象來初步判斷。
二、抑郁癥往往有失眠癥狀,難以入睡,或者易醒,睡眠質量很差。這又會影響到他們白天的狀態和情緒,狀態差、情緒差就更容易出現災難化思維,更睡不著,進入惡性循環。所以,孩子經常失眠是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明顯信號。
三、因為容易失眠,壓力大,孩子的學習狀態會有所下滑,出現上課分神、注意力不集中,考試前非常緊張、焦慮等表現,成績很可能有所下滑。這些都是典型的學習障礙表現。高度重視學習成績的孩子往往會非常焦慮,加大力度自我施壓,但往往難以奏效,反而惡性循環。在一次次嘗試調整學習狀態失敗后,孩子的內心可能已經“抑郁”了,但外表還強撐著。
四、如果感覺孩子跟父母交流時總是報喜不報憂,或者總是不愿意透露內心的感受,那也要加強注意。不要以為孩子總是陽光、積極、正能量,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現。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應該有正常的喜怒哀樂,也有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但他們愿意傾訴,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會積極求助。
所以,孩子有較大的情緒波動時是否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透露心聲,這是判斷親子關系是否真正親密、孩子是否真正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
五、既然抑郁癥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有可能偽裝,那父母要主動跟孩子認可的老師、朋友、同學保持良好的關系。絕大部分抑郁癥患者即使再堅強、演技再好,在他們痛苦得難以獨自承受時,往往會向信任的人透露部分心聲。
六、如果發現孩子有自殘行為,一定要高度重視!自殘是極其危險的信號!上面說了,青少年患者的自殘行為往往出于釋放壓力,這說明他們內心的壓力已經接近令其精神崩潰的臨界點了。這時父母一定要對孩子共情、傾聽、積極引導,多給予高質量的陪伴,緩解他們的壓力。

轉載自:鳳凰網健康@!articleall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中國人常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現代孩子面臨的壓力不比成人小?!辈軕c久教授提醒,少兒抑郁的危害比成人的危害更嚴重,除了給孩子本身帶來痛苦,還會對孩子的學校功能,家庭的功能及社會交往、社會心理的發展產生一系列影響,其中最極端的后果是自殺。
“中國每年約有10萬的青少年死于自殺,有14%~20%的青少年,在過去的一年中曾經出現過自殺的觀念。而六成自殺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癥。據晴日心理科普,抑郁癥雖然隱蔽性強,但也有一定的跡象。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觀察和警惕:
一、抑郁癥的患者往往容易在深夜、獨處時痛哭。父母可在這個時段多加觀察,或者結合是否有擦淚紙巾、枕頭淚漬等跡象來初步判斷。
二、抑郁癥往往有失眠癥狀,難以入睡,或者易醒,睡眠質量很差。這又會影響到他們白天的狀態和情緒,狀態差、情緒差就更容易出現災難化思維,更睡不著,進入惡性循環。所以,孩子經常失眠是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明顯信號。
三、因為容易失眠,壓力大,孩子的學習狀態會有所下滑,出現上課分神、注意力不集中,考試前非常緊張、焦慮等表現,成績很可能有所下滑。這些都是典型的學習障礙表現。高度重視學習成績的孩子往往會非常焦慮,加大力度自我施壓,但往往難以奏效,反而惡性循環。在一次次嘗試調整學習狀態失敗后,孩子的內心可能已經“抑郁”了,但外表還強撐著。
四、如果感覺孩子跟父母交流時總是報喜不報憂,或者總是不愿意透露內心的感受,那也要加強注意。不要以為孩子總是陽光、積極、正能量,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現。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應該有正常的喜怒哀樂,也有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但他們愿意傾訴,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會積極求助。
所以,孩子有較大的情緒波動時是否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透露心聲,這是判斷親子關系是否真正親密、孩子是否真正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
五、既然抑郁癥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有可能偽裝,那父母要主動跟孩子認可的老師、朋友、同學保持良好的關系。絕大部分抑郁癥患者即使再堅強、演技再好,在他們痛苦得難以獨自承受時,往往會向信任的人透露部分心聲。
六、如果發現孩子有自殘行為,一定要高度重視!自殘是極其危險的信號!上面說了,青少年患者的自殘行為往往出于釋放壓力,這說明他們內心的壓力已經接近令其精神崩潰的臨界點了。這時父母一定要對孩子共情、傾聽、積極引導,多給予高質量的陪伴,緩解他們的壓力。

轉載自:鳳凰網健康@!articleall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4人已贊
0長程個案
55%
極高
續單率
66咨詢時
1.48
性價比
29原創文章
作者文章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誰在為女性主體性喪失買單?\n這部電影沒有女性愿意再看第二邊,象國內余男的<萬箭穿心>一樣,寫盡小人物的掙扎和倔強。
文章深入分析了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的悲劇命運,探討了原生家庭、男權社會對女性自我認同的影響,并提出了從'被愛'到'自愛'的救贖路徑。通過心理學和女性主義視角,揭示了女性在追求愛與被認可過程中的結構性困境。
199
2
0
脫單難,完美主義者如何打破全能自戀的繭房
本文從心理咨詢視角深入分析了高社會經濟地位人群的戀愛困境,揭示其背后的全能自戀防御機制和完美主義繭房現象。通過三階干預模型(認知解凍、情感解綁、關系重構)系統性地破解自戀防御,幫助來訪者建立真實情感連接。文章詳細闡述了病理機制、技術難點和療效評估維度,為專業咨詢提供實踐指導。
1090
1
0
如何破解大齡青年的婚戀困局
本文從心理學角度深入分析了大齡單身人士營造單身人設的心理動因,探討了社會壓力、自我認同危機、人際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并提出了健康發展的建議。文章結合存在主義和發展心理學理論,為讀者提供了深刻的見解。
1226
0
0
語音通話
私聊
相關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