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1歲,《心理問題是對內在精神的維護》 為了自我成長,最近想學習處理“投射”的問題,但我發現,我的心靈很容易被別人的投射擊中,被擊中后身心能量走低,沒有多余的能量去處理“投射”,只能選擇退縮。然后我開始反思和琢磨。 心是思維的產物,是高級指揮系統,是為了節約能量,簡化大腦運算過程,最后進化出來的虛擬器官。雖然是虛擬的器官,卻給了我們無比真實(痛苦居多)的感受,因為心能指揮大腦調節生理反應,所以思維產生痛苦。 思維與靈魂(內在精神)匯合后產生心靈。我們的心靈特別容易受傷害,是因為心作為虛擬的器官,必須為靈魂充當保護。 頭腦思維的功能主要是保護軀體(物理存在),心思維(心靈)的任務主要是保護靈魂(精神存在)。 為什么人類有這么多心理和精神問題,是因為人的內在精神在遭到否定和失存的威脅后,會拼盡一切的想要維護它保護它,身心癥狀就是我們用力抗爭和過度抗爭的過程和結果。 人的內在精神貫穿于自我意識之中,所以,自我意識越強的人,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萬物都有精神,沒有精神,不可能那么有序而恒久。 但即使有再多再好的精神,依然無法改變宇宙演化的規律,只能去適應它,所以更加需要精神的支撐。 宇宙是由能量運轉的,能量是由物質轉化的,物理第二定律是熵,熵增讓事物走向無序,而內在精神可以讓無序走向有序。 我們無法阻止熵的出現,只能努力去做減小熵增的事情,所以要知道熵是在什么時候什么階段開始增大的。我們無法改變規律,只能努力適應規律。 我們的行為很容易由情緒主導,認為情緒是心的產物,但其實情緒是身體反應,是生理性的。情緒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 我們被生理反應驅動,一直妄想著用主觀意識來改變這個客觀世界,極少能夠尊重客觀并順應這個客觀世界,這才是導致我們痛苦的真正原因。 “客觀意識”是人的內在精神之一,因為缺少了這種精神,導致我們深陷痛苦,無力自拔。 所以,只用當人的客觀意識產生并增強后,才能減弱主觀意識對人的影響,人才能獲得一些自由。 生理感受增強了我們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增強就更加減弱了我們的客觀意識,缺少客觀意識就看不到真相,就無法理解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只剩下內在洶涌的感受,然后變得更加主觀。如此循環,成為無法逃脫的命運!
6個擁抱
14條評論
577次閱讀

網友
心理咨詢接待室功能介紹
2025-03-26 0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