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拜訪自己的鄰居,是因為ta要尋找ta自己,而有的人是為了欣然失去ta自己。你對自己的不健康的愛將會讓孤獨成為你的牢籠。
------尼采
在我的人生軌跡中,我秉持著一個信念:真實、坦誠的在充滿人性的溫情中與人相遇,去直面存在的根本問題。包括它的悲劇它的樂觀,還有它的奮進不息。
在心理咨詢中,我常帶著萬分感恩之心,懷揣一顆好奇心,與ta在探索中去了解,跟隨著他們走到生命的深處、世界的深處、生活的深處,去觸及我們終極關懷的基本主題:苦難、死亡、自由、選擇、責任......從中獲得真正的覺察。
但在覺察的開始,我們常常會遇到帶著很多“問題”而來的旅行伙伴,“種種問題”在生活中困擾著他們,他們甚至在日常中接受了太多人的標簽化回應:
“你太執拗、你要放下、你太矯情、你太無理取鬧......”
如果我們每個人身邊有一個足夠好的傾聽者,我相信,苦難的那部分會得到很好的療愈~它會覺得被在意了,被關注了。
但往往,我們在生活的交流常常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緒和感受像是找不到鑰匙的大門,封鎖著。我們好像只知道:笑、哭。也許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只學會這兩個,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好像只有這樣,極端的中間才不會有傷害,殊不知,那些傷害就像血氧細胞一般,缺氧了。
經歷的“問題”,如同缺氧一般,讓人窒息,讓我覺察到一種疼,心疼。
我心疼他們受到的傷痛,
我心疼他們在傷痛下依然拿起所剩不多的勇氣,
在遭遇生活中各種壓力之下,依然相信自己,
愿意試探性的來幫助自己改善生活,
這種勇毅、這種力量、是對內心深處寶藏的守護,
他們,都是最值得被愛的人。
我珍惜“問題”背后的苦難,那些苦難正在吶喊:你快來看看我,快來聽聽我說話。
那些苦難正在驚醒我們:生命的觸動需要懷抱著敬畏之心,是在充分尊重自己,相信關系的安全性與開放性覺醒之下的探索。
否則,那些傷痛將會再次退縮到角落,那個角落叫做---無力、失望、沮喪、悔恨、拒絕、遺忘......
因為,我們的對話,并非簡單的兩個思維對話,而是通過深層的關系聯結著我們彼此對鮮活生命存在的感受,是對傷痛充分存在的需求表示尊重,是對人類有限性的完全接納與開放。
我的有限性告訴我,我并不適合成為解決“問題”的引導者。
我珍惜人們經歷的坎坷,我敬仰在荊棘之路上冒險的你......
為了意識到個人自我存在的最高意義的冒險。
我始終相信你,終將成為獨特的自己。
我更愿意與你在生命深處相遇,于生命深處同行。
你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