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梅三十五歲,是外地人,跟老公異地戀后嫁到本地,有個女兒,兩歲了,最近剛生了個兒子。在別人眼里,她兒女雙全,家庭幸福美滿。可誰知,生個二胎害得她險些情緒失控住進精神病院。
阿梅的故事
阿梅平時都是自己帶孩子,很是辛苦。心想著孩子兩歲再熬一年就可以送幼兒園了,自己也能出去找找工作,減輕一下經濟壓力,同時多些自己支配的時間。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就懷上了老二。
懷孕初期,根本吃不進去東西,一吃就吐,還因為有先兆流產的可能,醫生要求阿梅盡量臥床,真是受盡了煎熬。就這樣躺了好幾個星期她被折騰的情緒越來越低落,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煩起來的時候甚至想到過流產。
三四個月了,好不容易熬過了孕期最初的妊娠反應,又開始糾結胎兒的性別。雖然沒有性別歧視,但畢竟有個閨女了,心里還是想兒女雙全的。她總感覺肚子里的像個閨女,忍不住的又各種擔憂,還是想流產。
由于婆媳關系不佳,自己父母在外地,沒人幫忙,阿梅懷孕五個月了,還自己帶著孩子。大閨女不知道是缺鈣還是興奮,天天半夜才睡。阿梅本身就不舒服,白天休息不好,半夜閨女還不睡。阿梅情緒越來越煩躁。覺得生孩子、看孩子好像是她一個人的事,她開始埋怨老公不理解、不幫助她分擔。
不負責任的老公,有道是嫁的對不對生孩子時就知道了。每當阿梅心情不暢,她會疑神疑鬼,甚至總想找。起初,她找老公哭訴,老公還聽一下,不過說了也基本沒用,到后來,老公就干脆躲開了,每天下班以后到書房里面玩游戲,根本不管她,她還發現老公背著她給網友打電話,這讓她更生氣。阿梅想去書房看他玩,他還嫌煩。一個人在家每天都很累,沒人理她,阿梅開始后悔這個婚姻選擇可能錯了。還要不要這個孩子,如果以后日子都這樣,干嗎還要老二,自己找罪受。
苦悶的日子,阿梅總感覺時間很漫長,什么也不想干。
孕七月,肚子越來越大,阿梅感覺心里好像有東西堵著一樣,喘不上氣,實在受不了了。去醫院檢查診斷為焦慮抑郁,考慮到懷孕不能吃藥,想做心理咨詢卻又因為帶孩子沒時間,沒錢沒有進行。
阿梅就這樣在呼吸困難、心情壓抑、要不要引產的狀態下挺過了八月、九月,就這樣熬到了分娩。謝天謝地,順利生下了一個兒子。
這時婆婆過來幫忙照顧孫子了。
有兒子的欣喜沒持續太久就被辛苦和抱怨代替。婆媳脾氣性格不對付,她們因為小事生過幾次氣,婆婆也是暴脾氣,心眼也小,沒少跟老公說阿梅不是,老公更埋怨阿梅不懂事,不知感恩。阿梅心里特別委屈,千里迢迢嫁過來,當初父母都不同意,現在和娘家關系不好,身單影只的她恨婆婆,更恨老公。
每天照顧孩子,吃不上、喝不上,沒睡過一個好覺。她脾氣越來越大,每天心情不好,唉聲嘆氣,坐立不寧,臉色越來越不好,根本不愿意見人,更別說出門了,有好多次,她都想活著這么累,干脆死了算了。家人本以為生了兒子,能沖沖喜,阿梅不會再胡思亂想了。沒成想,她也好像越來越不對勁,看人眼神呆呆的,抱著孩子像個木頭人。怕出問題再次帶她去醫院,這時醫生建議住院治療。
孕期情緒
聽了阿梅悲慘的經歷,讓人覺得心情沉重。女人孕育孩子的過程本就艱辛,特別需要家人、社會給予理解和重視。
孕、產期的媽媽們一方面需要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另一方面要調整照顧好寶寶和自己的身體。
在現實壓力和身心巨變的情況下,孕、產婦心理健康很容易出問題。
概括說來,孕產婦心理問題出現原因包括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方面。
一、生物學因素:
1、內分泌因素,孕婦胎盤類固醇的分泌;
2、產時、產后的并發癥,難產、滯產、手術以及分娩前后出現情緒問題;
3、以往不良的孕產史。
二、心理因素:
1、本身性格特質:敏感、固執、保守、自我中心、內傾性格;
2、以前有月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3、孕期、產前情緒波動大;
4、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事件影響;
5、對孕育的理念包括對懷孕本身、以及腹中胎兒的態度。
三、社會因素:
1、生活、事業上的壓力;
2、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不足(尤其是老公的關注度不足)或者孕媽媽及家庭對懷孕過分緊張;
3、家庭經濟出現問題。婚姻家庭變故、經濟壓力大、生活貧困中的孕產婦容易出現問題。
孕產婦情緒表現:40%~80%的孕產婦都會出現心境不良等情緒問題,多發生在產后第一周(3~7天),癥狀會持續一周左右,主要表現為孕產婦感到抑郁、焦慮、莫名奇妙的委屈、暗自啜泣、失眠、焦慮、食欲減退、頭痛、易激惹,情緒波動大等。
以上現象屬于正常孕、產期生理、心理變化引起的現象,癥狀會逐漸消失,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原因分析
但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情況繼續惡化,會給媽媽和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情況較為嚴重的孕產婦,可能會發展為“抑郁癥”或者“焦慮癥”(有的還伴有恐懼和強迫)。
孕、產期抑郁癥:發生率為:10%~15%,產后2周發病,產后4~6周癥狀明顯。孕、產婦發生抑郁癥后,較先前的情緒問題,憂郁癥狀會加重,嚴重時還會干擾對寶寶的照料。
主要表現為:
1、情感低落,悶悶不樂,喪失興趣;
2、睡眠障礙(失眠或者嗜睡);
3、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疲勞或乏力、思維遲緩/思路閉塞;
4、嚴重時出現絕望,自殺或殺嬰的傾向。
孕、產婦情緒問題一旦發展為抑郁癥就應當進行心理和藥物治療,三分之二的患者可在一年內康復,要注意:再次妊娠會有20%~30%的復發率。最為嚴重的,可發展為精神病。
孕、產期心里問題發展為精神病的幾率很小,不到1%。
最典型的癥狀為:妄想,想象有人加害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并有自殺傾向,應及時進行心理和藥物治療。
孕期焦慮癥
孕期焦慮癥:過度的焦慮是一種病態,因為過度的焦慮不僅會使心理不適,而且還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如心煩意亂、心緒不寧、頭痛,容易燥熱、激動等。孕媽媽常因為焦慮而坐臥不安,形成孕期焦慮癥。
焦慮的誘因:
(1)過于敏感。
女人本身就比較敏感,懷孕時的女人空閑時間多了起來,人閑下來就更加敏感了。由于感知覺放大,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可能引起她們的焦慮,小事情往往被她們放大到無限大,由于承受能力太低,而變得焦慮。所以過于敏感是產生焦慮心理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2)過于追求完美。
很多美女都有完美主義傾向,孕婦常常對肚子里的孩子寄予了全部的希望。他們的容貌,他們的智力,他們的健康,都希望完美到無可挑剔。但是,一切的結果總是要等孩子出生后才能揭曉。于是在漫長的等待中,孕媽媽焦慮不堪。
(3)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風險和機遇。如果沒有很好的認識自己的能力,一旦這些困難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產生焦慮是必然的,孕媽媽也是這樣,心理素質不好的孕媽媽可能會因焦慮產生對人生無望的念頭。
(4)突發事件引起焦慮。
當天災人禍降臨,或有什么大的變動的時候,也會引起焦慮和緊張甚至絕望。如果在懷孕期間發生意外的事件,流產、身體不舒適則會加重孕婦的焦慮。
(5)生理激素的變化。
黃體酮,孕酮等激素的激增會引起孕媽媽身體上的不適,像是乳房脹痛,食欲不振等,而這些不適會對孕媽媽的心理造成壓力,隨著身份的轉變,周圍人的態度以及環境的變化等,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也就隨之而來了。
預防措施
具體的心理保健措施:
1、孕早期:孕早期孕婦應該避免過分的擔心,正視早孕反應,積極消除心理緊張。過分擔心其實是沒有好處的。
早孕反應每個孕婦都會經歷,只是因為個人身體原因,有的可能較輕松,有的情況較嚴重。
據統計全球有計劃的懷孕不到二分之一,除非是明顯健康出現問題,處于疾病服藥期,不要輕易終止懷孕。(要知道有害因素的影響往往是長期、大量的,偶然的接觸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一定要進行專業的咨詢)。
2、孕中期:是修身養性科學養胎的時期,孕婦在漸漸消除孕早期的緊張情緒后,孕中期應該更注重胎教,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心情愉快很重要。但要注意避免心理上的過于放松,嚴格定時進行產檢,避免妊娠期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同時減輕對分娩的恐懼。
3、孕晚期:調整好情緒,多一些活動,調整好作息時間,作好準備迎接小寶寶的誕生。了解分娩原理及相關科學知識,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克服分娩恐懼,保持積極的心態。
希望廣大孕、產婦朋友,開心快樂、美美地迎接人生新階段!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