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考得好不如報得好”,這話不是憑空而出的。不管高考結果如何,分數占70%,而志愿填報則占據了那最重要的30%。報考在即,最近咨詢報考的學生和家長非常多,我沒有時間寫文章,把是講的課件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種狀態導致三種結果,分別為:
考得好報的好,分數才真正發揮它的價值,否則分數就會貶值!
報考失誤是怎么導致的?
對策又是什么呢?家長如何充分了解孩子,考生如何充分了解自己,我們在如何選擇專業時已經講過了。想了解,學習可以找我以前發表的文章。
(四) 志愿填報要早準備
(1)了解大學的真實情況
可以進入學校的官網,差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
是否屬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院士、長江學者、教授的水平和數量等),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 ?
(2)尋找適合自己的大學
第一個是由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高考考分情況、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其他情況等組成的自身競爭實力。
第二個是學校的競爭實力。這雖然不是學校的綜合排名,但是以綜合排名為基礎的,最終會反映到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上。最好掌握學校3-5年的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再準確判斷并預測學校今年的錄取分數線。
(3)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參考之前文章:填報志愿,如何選擇專業?)
(五) 如何填報志愿
(1)把高考分數轉化為位次。
每年的考試有難有易,考分也有高有底,單獨看往年的分數和今年的相比,然后進行報考是不客觀的,要用位次進行報志愿是比較客觀的。位次對應一個考生位次是考生的投檔分在文史類或理工類排序中所處的具體位置。比如說河南今年的600分,位次是16048,想當于2018年的600分(位次16314),2017年的574分(位次16049),2016年的573分(位次16479);今年的405分,位次為252264,想當于2018年的385分(位次252414),2017年的350分(位次252432),2016年的371分(位次252808),而用位次進行報考是比較客觀的,如何報志愿時沒有位次,只有往年的分數線,那么請利用位次表轉化為去年,或者別的年份的分數。方法為:用今年分數,找到今年該分數在今年分位次,然后利用這個位次去找往年這個位次對應的分數是多少。那么找到的分數就是你在相應的年份的高考分,利用這個分數和相應年份的分數線進行對比。然后確定是否報考。
平行志愿是從高分到低分對考生逐個檢索,當遇到同科類同批次同分考生時,計算機是無法判斷先檢索誰后檢索誰,因此必須分科類對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確定的排序規則排出一個位次,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計算機可以按位次對考生逐個檢索。
(2)平行志愿如何報志愿?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意義在于,它對于不同批次不同分數的考生都增加了選擇面,每個考生可以同時填上幾所梯度層次的高校,特別是每一批次都有其相對高分考生,選擇面和受益面更明顯,因此平行志愿對高分考生有利的同時,也一樣增加了其他考生的投檔機會。 本科一批和高職高專批可填報1~6個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報1~9個高校志愿。提前批(除藝術外)、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和專科提前批第一志愿設1個高校志愿,第二志愿設4個高校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指的是某個省在某個批次制定的志愿填報模式以及相對應的錄取規則。簡單地說,就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依次檢索,一次投檔”的志愿填報模式。
(3)所選的大學要有梯度
1)學校之間拉開差距,做好沖、守、保
那么根據錄取規則,我建議:
A志愿的院校一般是高于你等效分的院校,俗稱沖一沖;
B志愿的院校一般是接近你等效分的院校,俗稱守一守;
C志愿的院校一般是小于你等效分的院校,俗稱保一保。
2)不要浪費機會
我國的現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會影響后一批次的錄取,院校錄取到哪個批次就依據哪個批次所填報的志愿。
(4)平行志愿風險注意規避
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重視。
由于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輪投檔后不可能補投。考生被投檔后,如果成績相對較低、專業不服從調劑、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將檔案退回。而一旦出現退檔,考生只有參加征求志愿填報或下一批次錄取。
(5)謹慎對待“服從調劑”
在考生志愿信息欄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欄后面都有“服從”欄。設置該欄,是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錄取的機會。考生當然希望按志愿錄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預測、決策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有的考生會把志愿報得較高,有的考生則處理不好志愿之間的“梯度”關系,以致第一和兩個并列的志愿相繼落空。“服從”二字絕對不可忽視,特別是對競爭能力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
服從”填報注意事項
“服從”欄填寫應注意三點:
填寫“是否服從”欄目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確表態,也不可空著不填,凡“空白”將按不服從分對待。
填寫要具體,寫明服從哪些學校,哪些專業,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寫幾個具體專業。這樣填,有關專業的招
生人員容易下決心。
有范圍的表態,可填報從除哪類院校或除哪些專業之外的任何專業。
多一種選擇多一個機會,理性和理智是填報高考志愿的兩大法寶。在人生重大選擇的十字路口,碰運氣、賭命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服從”與“不服從”只一字之差,本無對錯之分,重要的是填之有據,適合自己,才不至于后悔和遺憾。
同時,考生定位不恰當、志愿梯度不合適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都過高,投檔分未能達到院校的投檔線,考生檔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之間沒有適當的“梯度”,則該考生被投檔的機會將大為減少,相當于自己把原有的3次機會變成一次機會,那樣變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續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還高,則后面的平行志愿顯然也都無法投檔。
省高招辦相關負責人建議考生注意規避風險,在專業選報上恰當定位,并根據情況選擇“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有缺陷的考生最好填報身體不受限制的專業;高校有些專業是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仔細閱讀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專業有特殊限制,以提高自己的錄取機會;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院校間一定要有適當的梯度,后面的志愿院校的投檔分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低。